第十三章 事情辦得出奇的順利
李奉先字孔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章 事情辦得出奇的順利,模擬人生:皇帝養成計劃,李奉先字孔明,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本打算與高士廉一同彈劾薛聰貴的長孫無忌,見薛聰貴僅一個回合便敗下陣來,故而望著薛聰貴遠去的背影,發出了一聲感慨:“堂堂丞相,竟是一位色厲內荏之徒,真乃帝國之恥也。”
時年二十六歲的長孫無忌的性格里尚有一些稜角,當他說完這句話時,當即做賊心虛的左右看了看,見左右無人,這才終於放下心來,卻見他長舒一口氣,喃喃自語道:“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說罷,揹負著雙手,默默的離開了宣政殿。
雖然長孫無忌表面上一副古井無波的樣子,但他的心裡卻早已樂開了花,因為他知道,薛聰貴一旦倒臺,便意味著己方即將走上新的政治舞臺。
出宮之後,直到一頭鑽進下人事先備好的馬車裡,長孫無忌才終於露出了興高采烈的模樣,卻見他在馬車裡正襟危坐,而口中卻在哼著一首不知名的家鄉童謠。
與此同時。
丞相薛聰貴的心情卻與長孫無忌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
薛聰貴好似一個犯了錯誤的孩子般,畢恭畢敬的跪在養心殿裡,而司禮監掌印太監諸葛炎則正筆直的站在他的面前,朗聲誦讀著高士廉彈劾他的十條大罪。
罪一:薛聰貴之子行事恣肆,常有當街強搶民女之舉,京中女子深受其害,其人曾當街說出“夜夜做新郎”之類的粗鄙之語。
罪二:在任期間橫徵暴斂,致使百姓流離失所,因凍餒而死者不計其數。
罪三:貪贓枉法,致使國內賄賂之風日盛。
罪四:控制言路,致使朝中官員不敢直言奏事。
罪五:興建宅邸,薛府內多有逾越之處,其中幾項逾越之處的規制幾乎可以與親王比肩。
罪六:排除異己,仗勢打壓與自己政見不合之人,使人對其栽贓陷害,輕則罷官,重則下獄,其人手段行止簡直卑劣至極。
罪七:欺君罔上,其人驕縱傲慢至極,對聖上毫無敬意可言,曾酒後放言:吾非相,乃攝也。
罪八:蓄養死士,其府內蓄養數十位亡命之徒,為其爪牙,其意不可揣測。
罪九:縱容族人經商,與民爭利。
罪十:縱容族人多行不法之事,致使朝野內外民怨沸騰、怨聲載道。
諸葛炎居高臨下的瞥了一眼跪在那裡抖若篩糠的薛聰貴,轉身向劉辯覆命,道:“啟稟主子,高士廉彈劾丞相十大罪,奏疏已宣讀完畢,應如何處置請主子明示。”
“將奏疏拿給丞相看看。”劉辯沉聲說道。
“是。”
諸葛炎默默地俯下身子,雙手奉上彈劾奏疏,道:“薛大人,請。”
薛聰貴聞言,忽然渾身一顫,支支吾吾的說道:“臣...臣有話說,請陛下容稟。”
雖然薛聰貴的能力很一般,但他卻一點都不傻,事情發展到如今這般地步,他已經從中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此番劉辯是以有心算無心,將薛聰貴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薛聰貴知道自己完了,若是再出言狡辯的話,屆時,雙方恐怕會鬧到難以收場的程度,於是他決定當眾認下了幾項不輕不重的罪名。
“說。”
劉辯示意薛聰貴可以暢所欲言。
“朝中政務繁忙,臣每日兢兢業業,不敢生出絲毫的懈怠之心,因此對家人疏於管教,實屬難免之事,請陛下明察。”
薛聰貴當眾認下了第一、第九、以及第十項罪名,卻對其他指控矢口否認,這一點早已在劉辯等人的意料之中。
劉辯存的是將薛聰貴罷職免官的心思,卻並沒有要揪著他窮追猛打的意思,於是在聽聞薛聰貴主動認下其中幾項罪名之後,劉辯當即順著薛聰貴的話,說道:“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