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花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四章 在德不在險,大魏芳華,紙花船,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帶上城來。”
楊威應了一聲,便走到牆邊,對著城內大聲吩咐,叫下面的將士把俘虜帶上來。
敵將的手臂被綁著,上城之後,隨即彎腰道:“敗軍之將,久聞秦將軍威名。”
秦亮聽到這裡,嘴角頓時露出了一絲笑意。倒也不是嘲笑,畢竟不是誰都抱著捨身取義的想法。
但秦亮沒有勸降潘翥,畢竟投降容易的人、往往反叛也很容易,動輒欲拜義父者,更要注意。真要勸降他,恐怕反而是個隱患!
潘翥沒聽到回應,又主動問道:“不知秦將軍是否聽說過隱蕃?”
秦亮恍然道:“知道此人,不是已被吳國人殺了嗎?”
潘翥道:“當年僕不知隱蕃是祁縣王家的人,便與之交好,曾是至交。”
周圍的魏國文武終於忍不住、發出了幾聲笑聲。大夥都看出來了,潘翥不想死!
秦亮卻不願意收服此人,殺了也沒多大問題,不過好像也沒有好處。這種士族的生死、在東吳是有人關心的,殺降將的事傳到吳國、多多少少會增加吳國士族抵抗的決心。
秦亮沒有笑,觀察了片刻潘翥。潘翥也閉嘴了,站在原地沉默下來,臉上的懼意也漸漸加深,彷彿在等待著命運的宣判。
就在這時,秦亮忽然想到了此人的用處。他的目光頓時平和了幾分,轉過頭問潘忠:“志為認識他嗎?”
潘忠庶民出身,應該與吳國大族沒什麼關係,同姓的人本來就極為常見。
果然潘忠道:“稟大將軍,僕不識也。亦未嘗聽聞同族之中、有人遷徙東吳,應該沒什麼關係。”
秦亮聽罷,對潘翥說道:“既然如此,過兩天、汝還是回東吳去罷。順道給吳國主帶一封信去。”
潘翥似乎鬆了口氣,忙道:“僕謝秦將軍不殺之恩!”
秦亮不動聲色地說道:“此番吳軍損失慘重,無力再抵擋大魏王師。待我佈置更多兵力、準備好戰船,立刻便將百萬大軍、四路南征,定克東吳!汝回去勸勸吳國主,看清形勢、面對現實;不如早降,仍能封侯食邑,不失為富家翁。還能減少兩國軍民傷亡,豈不善哉?”
部將們聽得熱血沸騰,立刻有人附和道:“大將軍攻無不克,大魏王師一旦渡江,橫掃東吳,指日可待!”
而參軍賈充、王渾,屬官阿童等人都未作置評。潘翥則面露難堪之色,只能沉默不言。
秦亮也不再多言,叫人帶走潘翥,他也與大夥一起走下了城牆、回到羨溪城中的官寺。
這時賈充才道:“自從孫吳稱帝之後,兩國便斷絕了使節往來,今大將軍若遣使去建業勸降、或遭吳國主殺害。放降將回去送勸降信,正是高明之舉。”
秦亮以為然,回到官寺便寫了一封親筆信。勸降是假,恐嚇一番孫權是真……因為孫權若非真的走投無路、戰火已經燒到了腳背上,不太可能投降。
不出幾日,後方的王飛梟便送來了軍報。濡須山、七寶山二城的吳軍出城之後,未行交戰,便循著七寶山脈西麓跑了!沿路丟盔棄甲,被俘者甚眾。
從徐塘出發的吳將朱據,聽說諸葛恪戰敗,也不再戀戰、果斷沿著濡須水退兵。東關關城的守軍,隨後向群山中突圍,軍隊跑散,也是大多都被抓住了。
一旦大規模的會戰失敗,就是這樣的下場。軍力損失慘重,士氣低下,原先本來可以守住的地盤、也更容易被攻佔!
因此王飛梟已率軍南下,趁勢攻取濡須水西岸的襄安、臨湖等城,收取諸葛恪屯田留下的人口。王飛梟是揚州都督,揚州軍是東線首當其衝的前線主力,讓他們補充人口物資、用於邊防,並無不妥。
秦亮遂決定,帶著羨溪的大軍、架浮橋渡過羨溪,換地方向東北方向繼續進軍,乘勝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