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陰兵借道
九月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陰兵借道,驅魔道長又在警局露臉了,九月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簡單的將這兩天發生的事兒跟袁教授說了一遍。
袁教授聽了一皺眉頭,說那現在勘探隊下墓,不就危險了麼?
師父點點頭,說你趕緊給他們打電話,暫時不要行動,因為就算是我,這回也沒有把握不出事。
見師父說的嚴重,袁教授立刻就要去打電話。
師父當下又攔住他,讓他順便問一問,歷史上埋在京城周邊的、好修道的帝王有哪些。
袁教授會意後就去打電話了。
過了會兒,袁教授打完電話,帶了個振聾發聵的名字回來。
元朝開國皇帝——孛兒只斤 · 忽必烈。
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師父有些意外。
他說忽必烈不是和成吉思汗一樣,都被葬在起輦谷了麼?
起輦谷是一個山谷名,從成吉思汗開始,蒙國和元朝的歷代帝王都被秘密葬在這裡。
師父之前也想到過這個可能性,但他之前讀過一本古籍,上面寫過,元世祖忽必烈薨逝後,棺槨由大都,也就是現在的京城運往了漠北草原。
這種世襲的祖制,按理說,不太應該被輕易打破。
袁教授說,史書上確實是這麼寫的。
但他們畢竟是文物局的內部人員,有些內部資料其實也有其他的說法。
一些史學家認為忽必烈患有腿疾,已經無法承受漠北的嚴寒。
按照風水學說,忽必烈入主中原是天命所歸,他的命格其實與中原風水更為契合。
因此,如果想要保佑元代後世長久,就應當將他安葬於中原。
元朝是馬背上得的天下,之後又定都京城,京城周邊風水極好,龍氣旺盛。
龍與馬五行相應,將忽必烈葬在龍脈周邊,其實也是合理的選擇。
至於那一隊從健德門出發,前往漠北的送葬隊伍,也許只是一個障眼法。
然後再說道教文化。
元朝時期的統治者對於各種文化的開展其實都是持開放包容的態度的。
其中,道家文化的發展也在成吉思汗的蒙治時期就得到了大力的支援和推崇。
聽袁教授這麼一說,師父抿著嘴,突然表現出了一種很為難的態度。
我問他怎麼了。
師父說,元朝時期推崇的道家教派,以全真教為重。
那時候茅山還沒發展起來,師父有些擔心跟下面那位主說不上話……
師父問袁教授,還有沒有別的可能。
袁教授搖搖頭,說他們幾個商討過,全部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就只有這一種可能。
看師父還是有些不確定,袁教授就勸他,說別管什麼教派,也邁不出道教這一畝三分地兒。
都是一家人,道理同源,沒什麼不一樣的。
事已至此,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不過話說回來,倘若地下的這位真的是元世祖忽必烈,那麼當初給他出謀劃策,選取墓地風水的這個人,也是夠損的。
居然跟閻王爺搶風水!
不過從閻王爺沒搶過這一點來看,墓主人沒點兒真道行還真贏不了。
忽必烈作為一代大一統天子,在這一點來看,是夠格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