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鮫人
九月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章 鮫人,驅魔道長又在警局露臉了,九月石,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突然被人拆穿心事,身邊又有幾桿槍對著,我有點兒哆嗦。
但這個時候不能在外人面前顯現出我的無能,我必須給師父將這面大旗扛住了,不然到了下面,真的遇到什麼機關,我就是第一個要被扔出去試水的。
等到了墓門口,陳卓帶來的幾個人先走過去,用撬棍將墓門開啟了。
沒有了對破壞壁畫的顧慮,這幫人直接取了油漆,將牆上的所有雕花紋飾都給蓋住了。
這下我們再進去的時候,就不用擔心被矇眼了。
等我們走到第二道墓門前,師父掏出手電照了下墓門的結構和表面的紋飾。
第二道墓門也是大理石材質,也是雙開門結構。
但和第一道墓門的浮雕不同,這兩扇門的外面雕刻的是人身護衛。
按照帝陵的規制,似乎這第二道墓門才是正門!
士兵的頭盔鎧甲樣式看不出什麼特徵。
最能凸顯墓主人朝代的元素,是士兵手裡握著的卜字戟。
卜字戟,是西漢時期士兵通用的一種兵器。
這兵器形似其名,酷似一個“卜”字。
西漢時期,中原與胡人戰亂頻繁,胡人屬於遊牧民族,鐵騎強悍,騎兵居多。
所以這才有了卜字戟的應用。
戟尖兒往前能刺敵,鐮刀往後能割馬腿。
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時代特徵。
陳卓一臉不耐煩的聽完,說甭廢話了,你就說怎麼開啟它吧。
師父用手摸了下兩道門中間的縫隙,但從上至下摸下來,卻沒有發現任何豁口。
也就是說,之前郭衍瑞不是用撬棍將門開啟的。
這門上,應當有機關。
我們舉著手電筒在門上、門框上細細的檢查,但仍舊沒有找到能活動的地方。
見狀,師父點了根兒香,然後舉著順著門邊走了一圈兒。
當走到士兵的鎧甲上面的時候,原本向上走的香菸,卻隱隱的有幾絲被吹著往外跑了。
師父輕輕都用小拇指點了點,發現那甲片是活動的。
找到了!
師父說機關就在這士兵的鎧甲上。
漢代士兵的鎧甲構造和金縷玉衣相似,是由很多塊甲片連線到一起,拼湊而成的。
只不過金縷玉衣用的是玉片金線,而士兵鎧甲上用的是鐵片麻線。
師父讓我拿著線香,比在鎧甲前面,他則掏出毛筆,將鎧甲上的浮土掃了掃。
當浮土被掃下,雕刻在甲片上的古文字就暴露出來了。
密密麻麻的漢字刻在鎧甲的甲片上,就像是密碼鎖的鍵盤一樣。
陳卓將我推到一邊兒,自己打量起了那些古漢字。
雖說秦始皇統一了漢字後,給後世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但西漢和秦朝隔的時間還是短了點兒,大部分字型還沒有簡化過來,仍舊偏像於甲骨文的象形字,晦澀難辨。
縱然陳卓有些古文化研究的功底,但此刻也皺起了眉頭。
他問我師父,說這是什麼意思?要我們輸密碼?
師父點點頭,說看樣子是的。
陳卓說你能看懂這上面寫的是什麼字兒麼?
師父回答的乾脆利落:看不懂。
在師父直起身子的瞬間,陳卓又將獵槍對準了我們。
師父看他一眼,說我話還沒說完呢。
他指著那帶字的鎧甲,說就算看懂了這些字,你不知道開門的密語是什麼,也白搭。
這其實是一個障眼法。
工匠們在製作這個開門機關的時候,邏輯上不是為了讓盜墓賊猜準密語然後開啟墓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