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晉陽劫難(六)
大雨天天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晉陽劫難(六),回到大唐,我李泰不想當皇帝!,大雨天天下,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立政殿。
翌日,李二便收到李泰的書信,看到石棉帛的奏報,這個很好,原來石棉布不能做衣服面料,穿了會生病,會致癌,要弄明白,只要和工部人員核對一下便可知道。
看來工部可能對石棉布的功效一知半解,只知道有利的一面,另一面有害的卻是被忽視了啊。
李二想了想,工部只是無心之錯,還是不要讓御史前去調查了,讓長樂去工部檢視一番,看是什麼情況。
這個熱氣球設計圖紙,李二也是看懂了前半部份,後半部分各種資料根本看不懂,便是讓人送去渭南書院。
只是李泰給自己送來三國演義是個什麼鬼,這是最新的十三至二十一集啊。
隨即那名護衛卻是說道:“回稟陛下,越王說了,陛下看完這些書稿,再讓未將送去《長安快聞》,說是給陛下嚐個鮮。”
李二聞言,翻了翻白眼,聽說太子在晉陽每日甚是勤奮,日日前往災棚安排災民,但這個兒子卻還在天天寫三國演義?
可是自己畢竟愛看啊,拿過來便看,看完了也不言語,只是交給侍衛,讓其交給《長安新聞》。
侍衛走後,李二卻是微嘆道:“呂奉先如些英雄,可惜人品有些不堪啊,便就這麼去了。”
又過一日,白馬城府邸。
李泰剛早起時,便見李承乾進來,不由問道:“大哥,今日還沒去粥棚嗎?再不去時間要晚了啊。”
李承乾聽了這話便是沒好氣地說道:“四弟,父皇旨意,可是讓我二人一同賑災的,你天天睡到申時方醒,對於災民毫無理會,這不好,今日你務必和我一同去粥棚賑災。”
李泰無奈,只好讓小芹給穿上官服,跟在李承乾後面,走了約莫一柱香時間,便來到了一處巨大的施粥棚。
只見前來領取救濟的百姓絡繹不絕,在粥棚前排成長長的隊伍,有著娘子軍們在,現場秩序還甚是良好。
李承乾拉著李泰的手便往前走,一路上和災民不住交流,東家長西家短的,李泰心內暗道,平時沒看出來,沒想到這個大哥相當會秀啊。
見災民彷彿無數,便問道:“現在有多少災民了?”
李承乾說道:“粥棚共二處,這一處的粥棚施粥早,有災民十五萬人之多,另一處在靠近汾河,有災民十萬人。”
“啊”李泰沒想到才是短短三四日,災情便是到了鼎峰,這樣下去,城中存糧最多隻能維持一旬,估計李承乾是見事情緊急,便拉著自己出來看實況。
李泰和李承乾又去了另一處粥棚,災民同樣的漫山遍野,也是有點驚心,看來時間確實有點緊迫了。
回到府衙,李承乾說道:“四弟看到了吧,再不想辦法出來,估計只要一旬,晉陽便會餓孚遍野。”
嗯,看來李承乾有些急了,李泰便說道:“大哥,父皇已經找到石棉布了,隨我畫的熱氣球圖紙一起在書院製作,看看時間,明後日或者會有訊息過來。”
李承乾聽了便是大喜:“真的?有了這個熱氣球便能從空中運糧過來?”
李泰說道:“未必一次便能竟全功,或許還要需要多番實驗,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會盡快用信鴿給我傳信的。”
“嗯,那就等你的好訊息。”李承乾點點頭,滿意地說道。
果然第二日書院便是來了信鴿,李泰看了傳信,便是有些喜色。
書院在慎獨等墨家學者的製作下,已製作完成,試驗首飛成功,書院學子們嚷嚷著要前來晉陽送糧食。
但這個熱氣球,飄在空中,只要想想,便是有著巨大的風險。
要是途中出現異常,學子們可就危險了,所以書院教習們全都沒有同意學子們的要求,只是來信向李泰討要人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