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2章 收穫滿滿,傭兵1929,山有意,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知道之前周文在警衛隊和保安隊這一千多號人身上花了多少時間、精力和金錢。當初貪便宜從兵工廠拉走的大部分裝備和彈藥基本全用於這些新兵的訓練,那就已經是八十萬大洋了,還有高於其他軍隊的軍餉,全套德式裝備,法國火炮等等,如果最後被別人一紙調令就弄走了,周文怕是哭都哭不出來。
這下好了,大帥親口答應,並且在周文堅持下還白紙黑字的寫了下來,直到看著大帥用自己的隨身私章蓋章定奪,這才把近一年的擔憂放回了心裡。
還有一個好結果是傭兵團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生產彈藥了,這可是傭兵團將來作戰和訓練的最大保障。起碼未來作戰訓練的子彈和炮彈要做到自給自足,還要有大量的戰爭儲備。
進口武器的昂貴程度,連周文這個土財主也受不了了,特別是傭兵團不計彈藥成本的訓練模式,簡直就是拿著白花花的大洋、綠幽幽的美金在往外撒。武器也就罷了,雖然周文又讓已經回到太原的曼德爾幫忙訂購第二批武器裝備補充訓練損耗,但由於國內的生產工藝造不出這些精緻先進又適用的武器,況且傭兵團加上附屬部隊總數也就一千多人,周文咬咬牙還養得起。
但是彈藥的消耗就是個無底洞了,最貴的還不是子彈,半自動步槍的6.5毫米口徑子彈和機槍的7.9毫米尖頭彈之前的庫存還有很多,但是索米衝鋒-槍的9毫米馬格南子彈和那些81毫米迫擊炮-彈、75毫米山炮炮彈就很讓人心疼了,之前花費數萬美金購進的彈藥,就這麼三個月訓練下來,已經打出去一大半,而且周文的計劃是未來數年內都要按照這個標準來訓練,那還不得要數十萬美金,但是如果能夠自己製造的話,花費的就只是原料和人工成本,開銷自然就大幅度降低,而且還能儲備下相當數量的庫存。
達到了這兩個目的,對於周文來說可謂是收穫滿滿了,付出的代價不過是去綏靖公署掛個參議的名頭,還有就是組建情報機構。其實這兩件事對周文來說也是利大於弊,高階參議的名頭可以讓他名正言順地參與公署的重大計劃和決策,而且還可以透過自己後世的記憶直接提出建議,這對於未來的抗戰可是大大的好事。
周文不求大帥能事事都按自己的建議來做,但是隻要採用了一部分,那就可以避免一些錯誤,少走一些彎路,多有一些準備,這就已經大大超出周文當初的期盼了。
其實在帶領傭兵團進入山西之前,周文還真沒想到自己能有在大帥面前進言的資格和機會。當時最好的想法也就是在離石縣能站穩腳跟,再慢慢發展。
誰知世事無常,自己還真是有大氣運之人,陰錯陽差地和黨部黨務調查科爭鬥,莫名其妙地壞事變好事,自己居然就成了山西省黨部的警衛處處長,手下兵馬上千,產業無數。
作為一方諸侯的省黨部特派員是自己大哥,掌管數千兵馬的太原衛戍司令是自己學長,在中國長期居於金字塔最頂端的三大家都成了自己合夥人兼後臺大老闆。
仔細想想,周文都暗暗吃驚,不知不覺中,他一個還不滿20歲,在一般人眼中還屬於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夥,在山西也算得上一號人物了,難怪能被大帥如此看重,委任為綏靖公署高階參議。
至於情報機構的建立,周文更是樂見其成。其實在他的計劃中,哪怕大帥不設立這樣一個機構,他也要自己想辦法讓傭兵團兼顧這方面的職責,這不是做不做的問題,而是必須做的事情,後世歷史的教訓已經讓周文對情報戰的重要性上升到了戰略的高度。
何況上一世他所在傭兵團全軍覆沒的原因就是情報有誤,本以為是去抓捕一個叛亂集團的眼線,也就是一般的普通百姓身份,居住在一個叫曼杜卡的小鎮上。一個普通人身份的眼線會有多少護衛力量?給他3個護衛那都是太看得起他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