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全體總動員,傭兵1929,山有意,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天晚上,兵工廠槍彈分廠的大門被開啟了……
搬運兵工廠的武器彈藥周文可不敢叫衛戍司令部的人,全是擁兵團的兄弟們,在舅舅王文昭輕車熟路的指引下,團長隊員齊上陣。三輛卡車來回倒騰。老吳叔和周用賓負責登記入庫。
還好軍營夠大,倉庫夠多。白天都不能動,只能晚上悄悄地幹活,就這樣一連三個晚上,不但槍彈廠那些武器彈藥搬空了,就是炮廠和火 藥廠那些成品也全被拉走。等到周文以蓋著黨部警衛處大印的封條重新貼上大門時,這幾個分廠就像是被饞嘴的小貓舔過的盤子一樣,乾乾淨淨,一個彈殼都沒留下。
第四天的上午,又是忙碌了一整夜的周文和高小山、老吳叔幾個卻是沒去補覺。睡不著啊!看著統計出來的那些清單,各種步槍、機槍、衝鋒 槍和駁殼槍及其子彈也還罷了,和舅舅當時說的數量差距不大。反正足夠保安隊和警衛隊一千人馬裝備和訓練用了,每人實彈射擊上千發子彈都用不完,晉造手榴-彈更是有上萬枚。
關鍵是炮廠拉出來的火炮和炮彈才是讓周文幾人直咂舌。這才是發財了,晉造81毫米口徑迫擊炮100門,晉造75毫米口徑山炮16門,各種炮彈幾萬發。還有成噸的無煙火 藥和炸 藥。其它大口徑的火炮倒是沒發現,估計是口徑太大,太貴重,所以生產出來就被拖走了。
雖然晉造火炮的製造工藝和質量都沒法和外國進口的火炮想比,但是在中國國內卻是屬於上等,用來給附屬部隊進行訓練那是足夠了。這次收穫讓周文想組建的山炮連和迫擊炮連以及重機槍連都有了訓練裝備和大量實彈。
但是讓周文真正看重的卻是從試槍所裡來出來的十二個還沒開封的長條形箱子。這就是霍伯特之前提到的,兵工廠才剛剛購進準備進行技術借鑑的德國MG13機槍。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鑑於以馬克沁機槍為代表的水冷式重機槍強大的殺傷力,在《凡爾賽條約》中明確規定戰敗的德國不許製造、裝備水冷式的重機槍。這對於不甘心失敗、一直想復仇的德國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桎梏。於是,在夾縫裡求生存的德國人在這場“限制與反限制”的鬥爭中只能另闢蹊徑。
MG13機槍就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MG13機槍由於採用了風冷式槍管而比較輕便,槍管被包藏在佈滿小洞的風冷槍管套中,此套備有把手,不但方便快速更換槍管也便於持槍。可以由步兵手提射擊或裝在裝甲車上作為車載機槍(例如:一號戰車的武裝即為兩挺MG13機槍),也可以裝在三腳架上作為防空機槍或是重機槍,所以說MG13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通用機槍。
該槍發射7.92毫米尖頭彈,和捷克式輕機槍及毛瑟G98標準型步槍子彈通用。其一開始設計的彈藥供應具為25發的彈 夾,但這對機槍來說太少了,於是又研發了一種容彈量75發的多佩爾特羅梅爾雙鼓彈 夾,使其火力持續性大大提高。
MG13機槍全槍配75彈鼓重量不到15公斤,對於傭兵團的機槍手們來說,即使是馬叔也能輕鬆攜帶和操控。
MG13高達每分鐘750發的射速和75發的多佩爾特羅梅爾雙鼓彈 夾顯示了德國精密製造的優點,但是更值得稱道的是它獨具匠心的設計。首先是機槍扳機分上下兩個弧,扣上面的扳機只能單發,扣下面的扳機才能打連發。單發連發的切換快速簡便,手指都不用離開扳機。保證了射擊穩定性和持續性。其次是摺疊式槍-託和快速更換槍管的把手。最重要的是他的射擊精準度非常高,連發射擊的散部是輕機槍中最小的,單發射擊的精準堪比毛瑟步槍。
12挺MG13機槍到手,傭兵團機槍組的那些捷克式和DP28可以淘汰給附屬部隊了。這才是傭兵團機槍組第一次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