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9章 李福的計劃,傭兵1929,山有意,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福這半年來跟著妙花和陳萬里耳燻目染,個人軍事技能大有長進不說,在大局觀和軍事指揮方面也受益匪淺。
要知道他本就是善於動腦之人,要不然也不會在馬老二和趙青虎手下都受到重視。而且他在江防大隊這半年多的訓練後,不但基本掌握了傭兵團新兵訓練大綱的精髓,對於如何將一群歪瓜裂棗般的土匪訓練成一名合格計程車兵也有了深刻的體會。
所以他就突然萌發了一個想法,既然要留在馬家寨,何不就拿出全部的精力和時間,使出自己的渾身解數,好好為傭兵團打造一個規模更大也更堅實的基地。
而且他相信以陳萬里和趙青虎的眼光和胸懷,必然會同意他的計劃。就因為馬家寨擁有別的地方不具備的優勢,那就是有數百支大大小小的土匪武裝,加一塊兒少說也有上萬人。
這麼多的土匪可都是上好的兵源。剔除那些老弱病殘、罪惡深重的,總能挑選出個千把人吧?再加上那些大山中的山民獵戶,到時候訓練一兩千個新兵出來也是大有可能。
要知道,周文的傭兵團要想在江南之地有所發展,缺的就是人脈和兵源。
這也是周文在大王莊時就定下要帶著兄弟們回山西發展的最大原因。
這個時期人的鄉土情懷都非常重,家鄉人往往很團結也很抱團。那反過來說,對外鄉人就想對有所提防和排斥。地方如此,軍隊也如此。
比如十九路軍,在廣東建軍之時,由於當官帶兵的都是廣東人,在老百姓眼中就屬於廣東的子弟兵,在招兵時只要在廣東各地稍作宣傳,自然就會有無數窮苦人家的孩子報名參軍。
因為大夥都知道,長官是家鄉人,戰友也是家鄉人,那自己家孩子去了必然就不會受到虐待和歧視,弄不好還能混個一官半職啥的光宗耀祖。所以十九路軍短短几年內,很快就從一個師發展成一個軍,並在幾次國內戰爭中脫穎而出,打出了赫赫威名。
但隨著十九路軍跟隨北伐軍打出兩廣地域進入中原腹地後,就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兵源補充困難。
要知道,那時候北伐軍中可是有黃埔軍、湘軍、贛軍等各省組成的部隊,你到了湖南地界,人家即使願意從軍也要去咱們湖南人當官的部隊,誰願意去你廣東佬的部隊吃糠咽菜。到了江西、浙江等地也是如此。
所以十九路軍參加兩次北伐和中原大戰,名聲越大越響,但是兵力卻是越打越少,到了一二八淞滬抗戰之時,也就三萬人不到,而且幾乎全是廣東仔。
而周文當初建立中央黨部教導總隊二支隊(現在的二團)時也是面臨如此情況。在得不到軍委會有力支援,反而還受到軍中幾個大佬掣肘使絆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招到新兵,最後就只能打十九路軍那些傷兵的主意。
那現在傭兵團的情況同樣如此,現在江南有了二團和江防大隊,但兩個單位都是擺在明面上的部隊,又是處於民國政-府的核心地帶,必然會受到校長和軍委會的限制。能夠給你編制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你小子就給我收斂一點,就別想著招什麼後備新兵,更別想發展壯大。
這樣的話,傭兵團的後備力量就顯得很單薄了。抗戰爆發後如果出現大的兵力損失,那時候再來考慮兵源問題就晚了。弄不好幾仗下來,傭兵團在江南的部隊就所剩無幾,能不能保留編制都是兩說。
而且,如果校長採納了周文提出的在南京城跟小鬼子血拼一場的方案,那麼作為此方案的始作俑者周文就必須要參加進來。在這種情況,二團和江防大隊就成為了周文唯一能掌握的力量,將在戰役中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此情況下,這兩支部隊的損失也不會小了,後備兵源的基地必須建立,而且還要隱秘,不能引起校長的注意。
要知道,傭兵團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