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3章 彼一時,此一時也!,傭兵1929,山有意,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王副官是什麼人?
那可是校長最貼身也是最信任的副官和秘書兼保鏢,是校長願意將自己身家性命託付到他手上之人。
跟這種人搞好關係,好處就不用多說了吧?
雖然周文內心裡從來都是不指望升官,但就是為了以後抗戰的準備,發財還是想的,而且還很渴望。
這就需要為自己和傭兵團營造一個好的生存環境,也可以說是一個發財環境。
所以即使周文對那位校長不怎麼看好也不怎麼待見,但既然決心在民國這個大環境裡抗日和發展,校長就是一道越不過去的坎。
就像周文要在山西發展,不管願不願意,都必須跟那位閻大帥搞好關係是同一個道理。
強龍還不壓地頭蛇呢,你再是能耐,再是強悍能打,也不能讓自己陷入內耗的惡性迴圈中去,那樣的話高興的只會是真正的敵人——小鬼子。
所以跟王副官拉近關係,其實也就變向跟校長拉近了關係。
有人會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當年中原大戰時周文對校長有救命之恩,後來又分別在東線和南線屢立功勳,最後更是裡應外合一舉奪取了戰略重鎮許昌。憑著這些功勞,周文那時就緊跟校長,關係不就更加緊密了嗎?
怎麼那個時候周文要遠遠躲開校長,想方設法都要回山西去,而現在傭兵團已經有了一番局面,在山西又有閻大帥的支援,就是自己獨自發展也不是多大問題,突然就反倒是想抱校長這條大腿了?
其實這也順應了一句古話:彼一時,此一時也!
當時傭兵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除了戰鬥力還說得過去,既沒有關係和名氣,又沒有獨立發展的基礎,更是沒有規模和影響。
那個時候的傭兵團,也就是大海中的一條小舢板,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個大浪打來,說翻也就翻了。在那種情況下,只要周文不脫離校長的控制,幾乎就是整支隊伍基本被國民軍吞併的下場。
最多周文的結局會好一些,被校長送到陸軍軍官學校深造兩年,混個出身,然後就連長、營長的一路混起走,弄不好現在還在某地打內戰呢。
這就叫身不由己,跟校長關係再好有個毛用?頂多升官升得比旁人快一些而已。但不管你是什麼官職,頭上不還得有個婆婆管著,你還能有多少實現自己抗日抱負的機會?
兄弟們都被拆散了,而自己也成了毫無自主權的一個小軍官,即使憑著自己的能力能當到團長旅長,也不過是民國曆史長河中一片隨波逐流的浮萍而已。
但現在的周文和傭兵團已經不同了,不但有自己的產業能夠自給自足,部隊規模也不同往日,更是有了兩次抗日戰場上殺出來的赫赫威名,從實力、名氣和影響力上都比一般的軍閥還要強上幾分。
而且還有山西王和西北王在背後明著和暗著的支援,雖然有些是別人故意做給校長看的,有被利用的嫌疑,但總歸是一種助力不是?更不要說現在又有國民軍中諸多關係。
現在的周文已經不是校長能夠隨便拿捏的小角色了。
但周文心裡卻很冷靜,越是這個時候就越不能飄,不能真的自大到視軍委會這個龐然大物為無物的境地。
這個時候才是要注意跟校長和軍委會搞好關係,特別是要給足校長這個民國第一人的面子,不能讓他覺得你跟他不是一路人而猜忌和打壓。
現在周文對校長採取的策略就是,既要保持尊重,又要保持距離。這可不是一件能輕易做到的事情。
這就需要在周文跟校長之間有一個能夠取到緩衝作用的中間人。
這個中間人首先必須是校長信任又身居高位,同時對周文還不能有敵意又有所瞭解之人。
與周文交好的幾個校長的親信如錢長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