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0章 就圖個便宜,傭兵1929,山有意,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知道,這個時期的民國工業水平雖然羸弱,但是小噸位的軍艦還是能製造的。
當然,可以堪當大任的造船廠屈指可數,無非就是大中華造船廠、江南造船廠、武昌造船廠等。
其中,最負盛名的還得是江南造船廠,它脫胎於晚清洋務運動時期建立的江南製造總局。
雖然江南造船廠的發展也是一路坎坷,更因為經費問題屢次被政-府削減,但在1931年,依然獨立自主完成華夏曆史上第一艘國產軍艦製造,艦艇由造船專家葉在馥設計,這便是逸仙艦,排水量為1560噸。
雖然說,艦艇噸位並不是太大,航速只有12節,甚至比不上戰列艦,也比不上從日本購置的排水量達2千多噸的寧海號輕巡洋艦。但它是國產的,雖然部分部件進口,但也算得上華夏造船業的一次重大進步。
1千多噸的輕巡洋艦都能製造,100噸以內的江河小艇自然是不在話下,而且造價肯定要比國外進口的要低得多。
只是,即使周文想造新船,卻還有一個比周文更加有錢又更加心急的大金主更想造船。
這個大金主就是民國海軍。
面對日益緊迫的國際局勢和拱衛海防的需要,南京政-府早於1928年的二屆軍事會議上,便透過了《整理軍備案》,該案主張加強海軍力量建設,在國防上,海軍、空軍和軍港要塞之建築,均為重要。
1929年,南京海軍部制定出“六年建設計劃”,力主在六年內建設主力戰艦10.5萬噸、炮艦6800噸和輔助艦船537萬噸,進而推動海軍武器裝備建設。
而且,此時中日海軍之間的差距巨大,要想短時期內趕上日本的水平是不可能的。所以國府也清醒地認識到,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民國海軍也根本不具備攻勢作戰的能力,只能巧妙藉助海口、內河等有利地形,並透過炮臺、水雷展開防禦作戰。
而在其中,小噸位的魚雷艇、佈雷艦、炮艇等等的作用就凸顯出來。
所以,現在包括江南造船廠在內的幾個造船廠的訂單都被民國海軍排滿了,哪裡還有餘力幫周文造炮艇。
而且,周文用炮艇可不是為了抗日,他深知在沒有空中優勢和強有力海軍支援的情況下,開幾艘小炮艇去跟日本人的驅逐艦作戰就純屬是白給。
他只是想用炮艇為長江公司的航運護航保駕,當然不要求效能有多好。
只要能比貨輪的速度快一些,能夠有一些基本的防護和比輕武器威力大一些的打擊能力就可。
他需要對付的可不是什麼正規軍隊,就是長江沿線的那些水匪江霸而已。
從使用壽命上來說,周文也不需要新船,只要這些炮艇還能勉強用上個三四年就行。雖然他現在不差錢,但也不是錢多了沒處花。
對於未來的全面抗戰來說,現在省下的每一分錢造出的子彈,也許就能多殺死一個小鬼子。何況真正花錢的時候還沒到來。未來想要購買的飛機和坦克,哪一個不是吞金大戶。
當然,這些就沒必要跟詹姆斯細說,他只是以手頭拮据為由,並且將駐菲米軍的情況跟他說了一番。
最後,周文說道:“詹姆斯先生,我知道您是個生意人,當然不會讓您白幫忙。”
周文說著又拿出了另外一份清單,其實就是一張報價表。
只見上面列明瞭購買價格。
一挺還能夠使用的M2勃朗寧重機槍,周文開價500美金,以100挺起步。另以1萬美金的價格配重機槍各型子彈十萬發。
兩套老舊但是裝置零件都齊全的12.7毫米重機槍彈的生產線,開價4萬美金。
一艘半舊的50噸級炮艇,不包含上面的武器,開價1500美金,8艘起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