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3章 大勢,傭兵1929,山有意,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現在山西名義屬於軍委會北平分會的管轄範圍,張少帥的來電,說好聽是向老朋友求援,說不好聽就是讓晉軍開拔的命令,你也不能置若罔聞不是?

何況大帥看到十九路軍在淞滬抗戰後在全國民眾中心目中的聲望,也有一些心熱。

他現在就是想吃又怕燙著嘴,猶豫不決。

思來想去,只能找周文這個有著與日軍作戰經驗的人來問問,再一個是他現在與周文是共生關係,相互對對方都有所需求,但是又沒有大的利益衝突,所以他反倒是對周文的信任要多一些。

周文再次問道:“出兵也好不出兵也好,總要有個對策和計劃,不能單靠嘴說吧?綏靖公署針對這兩個不同的決策有沒有什麼應對的方案?”

周文問的其實正好戳中了這位大帥的痛處,在歷史上,這位大帥就是一直舉棋不定,手下幕僚也沒拿出個戰與不戰的應對方案。

後來駐守綏遠的傅作義35軍連連發電報給大帥請纓出戰,甚至以綏遠省主-席名義發表《告全省民眾書》,號召全省同胞“奮起救國禦侮”,弄得大帥很被動,自此心懷怨念。

結果是北平分會直接給35軍下令,這才有了35軍最後前出懷柔,與日軍打了長城抗戰的最後一仗。

結果是傅作義在全國的名聲鵲起,與表現英勇的29路軍宋哲元、趙登成等,一舉進入抗日名將的行列,而對於這位晉軍的統帥反倒是隻字不提,沒他什麼事兒。

就是他這種首鼠兩端的做派,最後什麼好處都沒撈著,反倒與自己的得力干將傅作義將軍產生了間隙,最後導致傅作義將軍名為晉軍,實際上是從晉軍中獨立出去,自成體系。

聽到周文毫不客氣的問話,大帥勃然作色道:“有了方案和計劃,老漢還找你這個小王八蛋作甚?”

周文心裡苦笑一聲,就知道是這個結果。

這位大帥在這種戰略性的決策上,終歸是陳舊的觀念和思維侷限了他的眼光,在大勢面前不懂得取捨和付出,中原大戰如是,長城抗戰如是,後來的全面抗戰也是如此。

說到底,這位山西王早年間可能還有熱血和抱負,但現在就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守財奴,捨不得付出,捨不得多年積攢下來的這些罈罈罐罐,老摳之名不是白叫的。

周文說道:“現在全國民眾的抗日熱潮愈演愈烈,抗日就是大勢所趨,是民心所向。目前國內最有影響力的三個大人物,那位校長一心只想內戰,對小日本的狼子野心視而不見,對國聯的調停和干涉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最終將自食其果。”

“東北的張少帥手握雄兵,虎踞東北,狼顧關內,本來是全國排名第二的人物,結果九一八事變一槍不放,將張大帥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家業一朝敗盡,拱手讓給了外敵。現在的他不但名聲大跌為千夫所指,手下軍隊也離心離德,這時他想要奮起抗戰,守住熱河是千難萬難。”

“而盤踞山西多年,對中原和北方依然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大帥您,現在就是振臂一呼,順勢而為的大好時機。”

周文其實分析得沒錯,這位校長一心內戰,不顧全國民眾和軍隊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強烈呼聲和意願,結果導致後來的西安事變。

等到全面抗戰的淞滬會戰中,還在指望著國聯進行調停和干涉,被日軍已經包抄了數十萬中國軍隊的情況下,依然不下令撤退,最後導致了全軍大潰退,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部隊,導致幾十萬人一窩蜂向南京和蘇州潰退。

沿途被日軍圍追堵截,天上被漫天的飛機掃射,地上被坦克和火炮追著炸,最後的人員和裝備的損失甚至與正面鏖戰三個月的損失相當。

要知道抗戰時期規模最大的淞滬會戰,雲集了當時中國最精銳的幾十萬大軍,結果是一場會戰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封壇驚鴻

老闆來二兩

帶著老婆闖輪迴

愛吃排骨豆角

秦昊結局

三國之巔峰召喚

九公主她靠撒嬌搞定六界大神

貓貓貼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