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32章 抗日義勇軍,傭兵1929,山有意,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尹東振義就只有一個判斷,是敵人數量太多,蜂擁而上靠肉搏殺死了奧田小隊的大多數士兵。
如果是這個解釋,那敵人的槍炮火力就不會太多,不然誰傻了會在火力佔優勢的情況下不用槍而是直接上去拼刺刀的。
而且以他對中國軍隊戰力的瞭解,要在一場戰鬥中靠著近戰肉搏殺死近一個小隊的日軍而且還不讓一人逃脫,必須要有5倍以上的兵力,還必須是老兵佔大多數。
這就說明這支不管是中國東北軍還是抗日義勇軍的部隊,人數起碼在250以上,按照自己手下哪些老兵的素質,起碼他們也拼死了100以上的敵人,還有大量的傷兵,所以這支中國武裝繼續留在鐵路沿線的可能性不大。
尹東振義分析完後就覺得此次出擊的危險性不大,至於山田龜說什麼為第3守備大隊的雪恥的話就是個屁話,這股中國軍隊的素質再差,也沒有明知日軍肯定會派出大部隊的情況下還在原地等死。
而且守備大隊的首要任務是保證鐵路線的安全,可不是滿大山去找中國軍隊決戰報仇。
但是為了保險,他還是向山田龜請求增派一個小隊和一個機槍分隊跟隨。
要知道他們第3守備隊也只有一個機槍小隊,4挺92-式重機槍。
但可氣的是,山田龜以凌源縣的防衛更重要為名,拒絕了增派一個小隊請求,只是同意派一個機槍分隊給尹東振義。
於是,一個小時後,天還沒亮,心裡一直在問候著山田龜全家女性親屬的尹東振義,帶著他中隊剩餘的兩個小隊還有一個臨時配屬給他的機槍分隊,總共140餘人,就從凌源縣城出發,冒著黑夜和寒風,沿著鐵道線就走進了茫茫曠野之中。
……
就在同一時間,一支50多人的武裝隊伍從老哈河畔的大山中走了出來,乘著黑夜就由東向西快速行進。
可以看出這支隊伍不是正規軍,他們的裝束五花八門,當頭的幾個穿著日軍的軍大衣,內裡卻是灰色軍棉衣,後面的大多都是羊皮棉襖,腳下有穿著棉鞋的,也有裝著鬼子翻毛皮鞋的。
其中一個黑臉膛的精壯漢子,走在隊伍的最前列。
只見他身上是一件已經有些破損的日軍軍大衣,頭上戴著東北常見的狗皮帽,腳下是一雙沾滿泥土的高筒皮靴。
敞著懷的軍大衣裡面則是扎著武裝帶的灰軍衣,腰上寬大的皮帶上,左右兩邊交叉彆著兩支烏光鋥亮的駁殼槍,整個人透出幾分粗獷威猛的氣質。
此人叫做雷大海,原來是東北軍的一個連長,九一八事變後,由於部隊在撤退的路上被打散,又憤於上官不抵抗政策,心憂家中親人,就帶領六個生死與共的同鄉弟兄回鄉下老家。
誰知等他們千辛萬苦回到自己從小生長的家鄉時,那個伴隨他們童年記憶的小山村,那些他們熟悉的大娘大嬸、兄弟姐妹、老少爺們,全沒了。
只留下燃燒灰燼下的殘垣斷壁,只留下哪些被燒得只能依稀看得出是人形的屍體。
據附近鎮子上的人說,十幾天前有一隊鬼子兵開進了山裡,一天後又從山裡開了回來……
七個牛高馬大的壯實漢子,對著那個以後只會留在記憶中的山村,對著新壘起來的那座大墳堆,哭嚎了整整一夜之後,拔出了腰間的駁殼槍,轉身走進了茫茫雪原中。
從此,與小鬼子,不死不休!
後來,在經歷了幾次襲擊日軍巡邏隊的戰鬥後,雖說打死了幾個小鬼子,但是當初一起跟著雷大海出來的六個兄弟也死了三個。
雷大海軍隊出身,知道如此下去別說為親人報仇,就是自己的生存也成了問題。他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就帶著兄弟們投奔了一支活躍在遼寧與熱河之間的抗日義勇軍,並被求賢如渴的這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