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2章 騎兵裝具,傭兵1929,山有意,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隊騎兵的節奏啊!”
這些人都是騎兵的行家,一看就知道這些物事是什麼。
馬刀、牛皮騎兵彈盒、騎兵專用挎包、高腰牛皮馬靴、牛皮裹腿、馬刺……等等。
說實話,這些東西東北軍的騎兵也有,但是,哪裡有小日本這般的做工精巧和配套齊全。
別的不說,就只拿騎兵的武器馬刀來比較。
日本32式騎兵刀,由東京炮兵廠所生產,是日本傳統鍛造工藝與機械工業鑄造相結合的刀中精品。
因用於騎兵作戰,長度較短僅90厘米,但刀刃卻不短,長達78厘米,而且刀刃寬厚,重約2公斤,揮舞起來沉重有力。
整刀通體為黑色,刀柄、刀鞘及護手均為鋼製,與普通騎兵刀沒啥區別,但刀刃則具有日本軍刀的典型風格,雙面血槽不僅寬而且長,刀刃即使經過多次劈砍導致殘損不全,但任然異常鋒利。
有意思的是,這把騎兵刀如果長時間作戰,導致刀刃變鈍,士兵可自行將刀手動磨利,而且幾乎不影響其鋒利性。
這種刀如果能夠保留下來,即使在後世也可以不需整修即可再用,可見其鋼材質量和堅固程度。
反觀東北軍騎兵的馬刀,基本都是鐵匠手工打造,那些高階軍官的還算好,是請有名的工匠打造,韌性和鋒利程度都還不錯,關鍵是做工精細,漂亮好看。
但一般士兵的就是用的大路貨色,缺乏統一的保準和質量保障,有的馬刀劈砍幾次後,要麼刀口鈍缺,要麼護手鬆動,各種毛病都會出現。
而戰場上,騎兵馬刀就是騎兵的第二生命,馬刀在生死關頭出現問題,賠上的就不僅僅是一把馬刀,很可能還有騎手的生命。
其它的就跟不要說了,就像德楞泰他們現在,即使小日本給他們補充了一批補給,但都是繳獲東北軍倉庫裡的大路貨,什麼馬靴、裹腿、馬刺,一樣都牟得。
雖然德楞泰他們沒有,但並不意味著他們不懂行。
他們大多都是九一八事變前就從軍幾年的老兵,又不是沒見識過小日本騎兵的厲害,單是德楞泰就親眼目睹過不止一次,小日本的馬刀砍斷東北軍兄弟馬刀的情況。
當時他們也只能在心裡羨慕和自卑一下,誰知道,這些好裝備現在都像扔垃圾一樣擺在他們眼前。
<!--17K::-->
喜歡傭兵1929請大家收藏:(www.astxt.cc)傭兵1929【愛書樓】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di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