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8章 分析,傭兵1929,山有意,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著前世記憶的周文卻是心裡清楚,校長作為一國之首腦,國土丟失當然要負很大的責任,而且也跟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有關。

但是,真正的罪魁禍首則是那位被日軍嚇破了膽,缺乏正確思維判斷的張少帥。

以周文對這位張少帥的理解,這人就是一個含著金鑰匙出身,一生幾乎沒有經歷過多少風雨就一屁股坐上東北軍統帥位置的趙括一類的人物。

在這位張少帥初掌大權之時,可以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1929年6月,上任沒多久的張少帥,憂慮東北不斷被日本人和蘇俄不斷滲透侵蝕,就跟當時的蘇聯交涉中東鐵路(中東鐵路是沙俄為了掠奪和侵略中國,控制遠東而在中國領土上修建的一條鐵路。)歸屬權的問題。

這本來是一件維護國家主權的正義之舉,但由於他對蘇聯紅軍的戰鬥力估計不足,又受到東北軍部分幕僚及日本人的蠱惑,盲目自信東北軍的強大,一開始就採取了非常強硬的手段。

他派軍警搜查蘇聯駐哈爾濱使館、逮捕蘇聯駐哈總領事,同時封閉了中東鐵路蘇聯職工會,將中東鐵路電報電話權收回,將蘇聯職員遣送回國,就此引發了中蘇爭奪中東鐵路所有權的大規模武裝衝突。

更奇葩的是,國民政-府為了宣示對東北軍收回國家主權的支援,竟然在沒有完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就貿然對蘇宣戰。

1929年的8月11日,蘇軍以一個軍三個師並一部外蒙古騎兵部隊,向滿洲里方向的東北軍發動進攻,中東路戰爭就此爆發。

戰爭一開始,東北軍就做出全力防禦的態勢,戰爭還沒開打,主動權就已經拱手相讓。這也是中國自清末以來的戰爭史上一貫採用的被動而落後的戰術。

而且令人更憤怒的是,在蘇聯集中大軍全力向滿洲里進攻的時候,之前一直鼓惑東北軍向蘇軍開戰的日本人,卻是在東北軍要借用鐵路調集部隊去增援的時候,以中立國的藉口,禁止東北軍利用日本人控制的鐵路線運輸兵員和物資。

<!--17K::-->

喜歡傭兵1929請大家收藏:(www.astxt.cc)傭兵1929【愛書樓】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di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禍亂明朝

錦衣鐵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