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1章 敢說敢想,傭兵1929,山有意,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這世界上,還沒出現過幾十萬人規模的大規模城市巷戰。沒有人能認識到,巷戰的傷亡率會有多高?

所以,周文向校長提出,南京保衛戰的主力必須是最精銳的中央軍。

就因為這個時期,大部分中央軍的基層軍官都是黃埔軍校(現在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的軍官生,有著極高的愛國熱情和保家衛國的情懷。他們勇敢熱誠,對國家、對校長都非常忠誠,也絕不怕死。

由這些熱血青年組成的軍隊,在強大的日軍面前也毫不畏懼。在歷史上的淞滬會戰中,中央軍精銳主力中的黃埔軍校生往往都是帶頭衝鋒在前,毫不退縮,最後幾乎犧牲殆盡。

如果將他們賦予守衛南京的重任,也絕不會讓國人失望。

周文建議,上海之戰,中國方面最多投入30個師的兵力就要考慮撤退的問題。

而從全國各地支援而來的部隊,可以預先部署在上海和南京之間的兩道國防線(現在還只是圖紙)上做好防禦準備。

而南京城區的守衛部隊,要以兩個或三個德械師為主力,再輔與部分對南京城比較熟悉其他部隊,比如憲兵總隊、稅警總團和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總兵力約8-10萬人,以堅守三個月為目標,與日軍展開巷戰,利用南京城的每一個街道,每一棟樓宇,大量殺傷日軍。

其他部隊在南京城周邊沒有必要跟日軍硬拼,層層抵抗,層層阻截,然後就迅速轉移過江,爭取在長江對岸部署防禦,守住南京的補給線和守衛部隊的退路。

如果能夠達成戰役目的,不但能給予日軍重創,還能為後方安徽、河南等幾個省的抗戰贏得8個月以上的準備時間。

要知道,歷史上抗戰初期,由於淞滬會戰的潰敗和南京短時間內就失手,導致整個中國軍隊在之後的組織和部署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混亂。

而日軍則是乘勝追擊,南京是1937年12月13日淪陷,日軍基本沒有休整,就於1938年1月初就向徐州方向發起了進攻,意圖打通與華北日軍的交通線。

從這就可以看出當時日軍的強悍程度。不僅僅是在裝備和軍隊素質上遠超中國軍隊,就是連續作戰的能力也是讓人瞠目結舌。

此時退守到武漢的中國軍隊,在經歷連續的大敗和潰退後,不但精銳部隊幾乎消耗殆盡,殘餘的部隊也根本沒有休整補充的時間。

還好,當時日軍是首先進攻徐州,而中國參加徐州會戰的部隊大部分都是後期趕來的其它省份的部隊。雖然組織匆忙,但起碼都還建制齊全,都還儲存著一定的戰鬥力。

雖然徐州會戰最終還是以中國方面的失敗而告終,但是也創造瞭如臺兒莊大捷這般,在這個時期堪稱輝煌的戰績。

如果當時日軍不是進攻徐州,而是直接對武漢發起進攻,以中國軍隊當時的混亂程度,難說武漢也會在很短時間內淪陷,那樣的話,抗日戰爭的局勢就很危險了。

因為當時武漢有中國僅存的,也是最完備的兵工廠,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漢陽兵工廠,而且還有大量的配套工廠和鋼鐵廠。

這些工廠的裝置和工人如果還來不及撤退,武漢就淪陷,那中國軍隊後期的抗戰就連基本的步槍都無法生產,還怎麼跟小日本打?

所以,周文的計劃就是要南京能夠堅守3個月以上的時間,讓徐州方面和武漢方面的中國軍隊都能得到更充分的準備時間。

特別是武漢方面的部隊,基本都是從上海和南京撤退下來的部隊,連續幾個月的作戰,兵員和裝備的損失必然巨大,必須有休整和補充的緩衝時間。

而且,誰知道歷史會不會由於周文的這個計劃而發生改變,萬一小鬼子打下南京後直接就向武漢進攻,武漢方面起碼也有3個多月的時間來疏散和準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封壇驚鴻

老闆來二兩

帶著老婆闖輪迴

愛吃排骨豆角

秦昊結局

三國之巔峰召喚

九公主她靠撒嬌搞定六界大神

貓貓貼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