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而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3章 密謀,商途如此多嬌,有點費腰,笑而少,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這聲高呼,王妃母子直感覺抓住了救命稻草,不住地喊著太后救命。

很快,太后在眾人簇擁下大步入殿。皇帝大孝子一見太后到來,趕忙起身下階,前去迎候。

“皇上,何故發如此雷霆之怒?竟要殺王妃和世子?”太后冷聲問道。

“啟稟母后,李氏梁燁失德,已然激起民憤,各地官員紛紛上奏,要求朕主持公道。朕為順應民心,鞏固國本,方才下此狠手,望母后明察。”皇帝恭敬說道。

“此事哀家亦有耳聞,說到底不過是區區一個民女,王妃世子縱有不當之處,何至於以性命相抵。皇帝如此處置,未免太過了吧?”

“母后請看,百官奏摺和百姓的萬言書在此,事實不容狡辯,朕若不施以重罰,何以向世人交代?”

望著那散落一地的奏摺,還有那兩份長長的萬民書,太后也很是納悶,怎麼一件小小的事情竟能鬧出這麼大動靜?

若非親眼所見,她定要以為是乾兒子又在搞親兒子了,然而事實俱在,皇帝一片公心,她老太后都有點下不來臺。

畢竟逼母喪子這等事情,的確是喪德行,又是她親兒媳和親孫子乾的。

關鍵平日裡幹這事情也不算什麼,畢竟在皇室貴胄眼裡,尋常百姓跟螻蟻無異,弄死幾個跟玩一樣,但事情鬧到人盡皆知的地步,就屬實叫她老太后臉面無光。

皇太后還是得要點臉面的,畢竟這殺千刀的乾兒子都表現得如此恭敬,她又怎能不把這出“母慈子孝”的大戲唱好。

想想去年,乾兒子把餘閣老一家誅滅九族,太后老人家氣得臥床不起之時,乾兒子大孝子可是跪在慈寧宮外哭了整整三個時辰。

“皇上,此事縱有不妥之處,但……王妃世子身份尊貴,為了一個民女……還是請皇上稍加寬容吧。”太后為難道。

皇帝思慮片刻,望向一旁的禮部尚書沈泰,皺眉問道:“沈愛卿,如此忤逆人倫之事,依你之見,當如何處置?”

你皇帝都說忤逆人倫了,我一個執掌禮教的還能說啥?沈泰拱手道:“依臣之見,的確應該給萬民一個交代,方能以正教化。”說罷不忘偷偷瞟了六王爺一眼。

皇帝又望向刑部尚書郭通,冷聲道:“郭愛卿,逼母喪子,草菅人命,如此罪責當如何量刑?”

提到草菅人命還能怎麼量刑?這事還用問我刑部尚書麼?一個看門小吏也懂啊。

管刑部的一言定人生死,有時候搞不好也能定自己生死。郭通在朝多年,深知察言觀色。

細品了一下皇帝剛剛的語氣,再斟酌了一番當下的局面:皇帝語氣不善,顯然要下狠手,但皇帝又是個大孝子,太后當著群臣之面開口求情,不給面子就是不孝……

最後小心翼翼道:“王妃和世子所為,的確法理不容,加上事件影響較為惡劣,按律當處以極刑。”

說到此處,六王爺和太后皆是臉色一變!

郭通趕忙又道:“但考慮到王妃世子身份尊貴,事關皇家體統,不宜加之刀斧,故而微臣認為,可將二人圈禁至大理寺,終身思過。”

聽得此言,六王爺和太后的臉色雖然還是比較難看,但終歸舒緩了些許。只要人不死,之後就有機會把人弄出來嘛。

太后開口道:“皇上,郭卿家言之在理,你看……”

皇帝心裡憤憤難平,卻只能就坡下驢,把這母慈子孝的戲繼續唱下去,嘆氣道:“既然母后開口,兒臣便饒他們一命。就依郭愛卿之言,將二人剝奪名銜爵位,圈禁至大理寺,終身不得外出!”

隨後,王妃世子被侍衛帶走,太后起駕回宮,而朝堂上的氣氛則變得比先前更加沉悶。

此一事,無疑又是給了六王爺沉重一擊,加上雲山礦脈開採權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侯府表妹自救手冊

江上漁

奉系江山

青史盡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