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而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3章 二王案,商途如此多嬌,有點費腰,笑而少,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五日之後,早朝。

“報!啟稟皇上!許信將軍率軍在華陰大破叛軍,殲敵兩萬有餘,繳獲錢糧無數!反賊梁浦率殘部向西南敗逃,許將軍正率部追擊!”

“好!如此一來,江北亂事可定!”

信使匆匆入殿稟報,皇帝聽後龍顏大悅,眾臣紛紛山呼皇上洪福齊天,龍威蓋世。

緊接著,又有信使匆匆入殿。

“報!啟稟皇上!華清公主率軍圍困叛軍多日,反賊梁淵已正式率部投降,現已被公主押解回京!”

“好!清兒不愧是我大梁的擎天柱!此一戰打得漂亮!”

聽得稟報,皇帝滿面紅光,振奮不已。

六王爺率殘部向西南敗逃,想是打算跟晉王軍隊會和,如今晉王已經率眾投降,六王爺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也沒了,平叛之戰已然到了盡頭。

這一仗,打得不算慘烈,前後也就持續了兩個多月,對大梁的消耗不算太大。如此一來,朝中持續多年的六爺黨爭,也就此宣告結束,於國而言,某種意義上也算因禍得福。

朝野上下無不是喜氣洋洋,壓在眾人心頭的一塊大石,總算是落了地。

不過,滿朝文武當中,鮮有人知曉,南興商會在這場平叛之戰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真正知道內情的,只有皇帝和正在返京途中的梁羽清。

其他人當中,怕是隻有極少數人,能或多或少察覺到一些。當然,在外征戰的許信他們自是十分清楚。

他率領十多萬大軍在華東外圍對峙了一個多月,都沒有強攻城池,為啥?當然是因為他知道華東很快會缺糧。

產糧大省怎麼會缺糧?其實有心之人只要細細思索,不難覺察到一些事情。

就在君臣歡慶之際,梁羽琦又起了么蛾子。

“父皇,嚴良擅離職守,已有多日,此事恐有不妥吧?”

此言一出,殿中立時變得安靜下來。

太子緊跟著說道:“父皇,嚴良身份特殊,畢竟還兼管著南興商會。他去往邊關已有兩月,想必商會當中也積壓了不少事務,況且邊關近來太平無事,修路之事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還請父皇給他一些寬容。”

皇帝掃了太子一眼,暗哼一聲,淡淡道:“他的身份的確有些特殊,通商之事他辦得不錯,就讓他回去探探親吧。此等小事,不必多言。”

太子又道:“華東省在戰前就已民怨四起,諸業凋零,華陰省慘遭戰火荼毒,百廢待興,此時正是需要南興商會出力之時。

可因為華陰境內的亂事,導致南興商會變賣資產,徹底退出,依兒臣之見,理應徹查此前的種種亂象,還南興商會一個公道才是。”

梁羽琦聽得冷哼一聲,“公道?皇兄怎知公道就在南興商會那邊?朝廷授予他們行商優先權,他們理應在戰時大力支援軍需。

可此次平叛之戰,他們一直消極怠工,應付了事,還對官軍行事橫加干涉,導致華陰大營的平叛之舉受到阻礙,真要徹查,也是應該追究他們的責任!

再說了,戰後重建之事,難道就非得指望南興商會?大梁國疆土萬里,就沒有別人能做這事?既然他們主動退出,何必再去巴結他們!”

只是這一番簡單的爭執,讓眾臣品出了一點別樣的意味。

太子跟二皇子平日極少會在朝堂上如此爭鋒相對,都是暗地裡各自積蓄力量。今日為了南興商會之事,竟把爭鬥擺到明面上來了,這是為何?

是因為南興商會站了隊?還是說,六王爺這個共同的敵人已除,眾皇子之間不用再顧忌外人,可以撒開膀子對著幹了?

皇帝今日心情大好,實在懶得扯這些掃興之事,擺手道:“這些事,等嚴良回京之後再說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侯府表妹自救手冊

江上漁

奉系江山

青史盡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