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而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2章 最後一戰,商途如此多嬌,有點費腰,笑而少,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幾輪大規模會戰之後,嚴良這邊的兵力已漸漸佔據優勢,全軍士氣也是異常高漲。

其實他大可以率軍反撲,逐漸收復失地,不過他依舊選擇了穩妥之策,繼續固守關北,跟胡人拼消耗。

……

自納蘭欽部被困嘉玉關,轉眼已過去一個月。

這一個月當中,納蘭欽下令將士們每日口糧減半,生生靠著本就只夠十天的口糧撐了過來。

一月過後,再沒辦法,只能下令殺馬取肉。如此又硬生生撐了一個月,士兵們餓得面黃肌瘦,有氣無力,納蘭欽深知再也不可能突圍。

幾經猶豫,派人出北門,向嚴良提出投降。

這個投降,納蘭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為啥向嚴良投降,而不向南門外的梁雍投降?

納蘭欽是納蘭真音的同族兄弟,他是認識嚴良的,當初嚴良跟草原談通商,他是見識過嚴良展現出的善意的,也知道他跟納蘭真音之間有點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所以他相信,向嚴良投降之後,應該不會遭受虐待。

事實也的確是這樣,嚴良下令收繳他們的兵器戰馬,將他們全部押在嘉玉關中,給他們吃喝,不打不罵,嚴令手下士兵不得欺辱他們。

在這兩個月當中,女真大軍跟南義軍只爆發過兩次大規模交戰,雙方均有死傷,南義軍原地固守,更佔優勢,女真大軍基本沒討到什麼好。

其餘時間,雙方基本都是拼的小股人馬互相阻截對方的後勤補給線。你去截我的運糧隊,我去燒你的運糧車,互有往來。

納蘭欽投降之後,李明玉率本部人馬繼續鎮守嘉玉關,自此,整個戰局已經完全穩住,中原的底蘊優勢徹底展現出來。

梁雍率十二萬邊軍出嘉玉關北上,嚴良率十八萬南義軍離開關北道口,向韓林關逼近。雙方擦肩而過時,互相不打招呼,走的路線也不同,就跟不認識一樣。

而此時,納蘭真音和阿多格的兵馬,總計只剩十八萬,其中也包括勃爾帖那兩萬多突厥騎兵。

說到這幫突厥人,剛開始入侵之時有多狂,現在就有多慫。嚴良頒佈了絕殺令和懸賞令,南義軍將士見了突厥人一個個眼睛直冒光,死盯著他們砍。

勃爾帖那貨出戰幾次,每次都差點被人圍毆致死,以至於後來他再不敢身先士卒,全都縮在後方。

由此,中原軍隊開始進入轉守為攻的階段,逐步收復失地。

女真大軍孤軍深入,補給線長,漸已顯現疲態。而中原軍隊,尤其是南義軍,打的全是富裕仗,一應糧草軍需從來就沒缺過。

將士們頓頓好吃好喝,傷員全都得到妥善照應,不僅如此,還經常放糧救濟沿途難民。

如此對比,高下立判,這就是國力差距。

嚴良從不擔心草原大軍入侵中原,真的就能怎麼樣,因為他太瞭解南方半壁的底蘊了。

不靠北邊,就光靠南方半壁的實力,絕對足夠對抗整個草原,甚至可以形成碾壓!

……

時間一晃到了十月,入冬。

此時梁雍率領的邊軍已收復數十座城池,基本沒有碰到太多阻礙。

女真主力一直都在跟南義軍死磕,嚴良率軍順著南北官道逆勢北上,一路叩城破關,將其步步逼退,直逼回最後的失地,漠河省中。

展開反攻以來,硬仗一直都是南義軍在打。梁雍率領十多萬人不停地左右撿便宜,各地城池大多是他們收復的,城頭插的都是大梁的旗幟。只有南北官道的沿途城池,是插的南義軍的義旗。

在外人看來,這場收復失地的攻勢,更像是梁雍挑起的,各地百姓對他也是呼聲高漲。反倒是南義軍,雖然也知道他們在打胡人,不過名聲卻不如梁雍那般響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侯府表妹自救手冊

江上漁

奉系江山

青史盡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