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而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5章 成功交易,商途如此多嬌,有點費腰,笑而少,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就是省內道路的開闢與修建。這個慕容慶和江濤他們自然在行,同時黎洪那邊也可以安排專人協同。

在閩南行事跟在江南那邊可不同,閩南三省是藩王的封地,境內大小文武官員都是直屬於藩王,不聽命於朝廷。

鎮南王一句話,在閩南就跟聖旨一樣,所以壓根不需要跟官府洽談什麼合作條款,因為官府就是南興商會他們一家的。

所以說,南興商會出錢出人,撒開了膀子幹就完了,閩南當地官民,全都會無條件支援!

第三,就是在三省交通要道設關設卡,加強道路巡邏,也可以跟修路一起同步進行。

如今有了南興商會的支援,鎮南王府再不是過去那一窮二白的情況,腰包一下子鼓得發漲。不僅能把拖欠的軍餉全部結清,還可以招兵買馬,擴充軍力。

如此一來,整治三省匪患的事,馬上也能提上日程。

只要水陸貨運渠道有了譜,嚴良就打算立刻著手選址興建酒坊,同時挖掘省內各地的商機。

諸事商議妥當,接著來的一段日子可夠眾人各自去忙的。

嚴良要處理海盜的事,暫時還不能離開省城,正好他打算趁這段時間在省城選址設立會所。

另外,他打算讓黎洪組織一次三省商界大會,將三省有頭有臉的商戶盡數請來,共同探討後續的經貿發展,並尋求現階段的一些商業合作。

嚴良想得清楚,南興商會在閩南的初期發展,還是應該以經貿和實業為主,店鋪類的生意不是重點。

三省百姓的生活水平太低,消費能力十分有限,店鋪類的生意多偏向消費類,像什麼蘭月酒樓和天香閣,在現階段壓根就沒法在閩南推廣。

百姓們溫飽還成問題,哪有錢去這種地方消費。

所以還是得優先推廣實業,創造就業崗位,讓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些,再圖後續發展。

所以眼下他在省城能做的第三件事,就是辦一些實業,從而來帶動一些行業,創造一些就業。

辦什麼實業好呢?

過去因為海盜猖獗,百姓們不敢在沿海一帶活動,更不敢下海捕魚。現在嚴良已經有把握解決海盜問題,那沿海一帶應該就算是解禁了,漁業活動是不是可以重新開展起來了?

黎洪說過,曾經的閩南沿海一帶,老百姓都是靠海吃海,漁業活動非常興盛,只要能解開海禁,百姓們的日子就會好很多。

可漁業活動已經荒廢了好多年,網也丟了,船也沒了,拿什麼下海?所以由此可以聯想到的兩項商機就是,漁具和船舶。

嚴良打算在省城開設漁具工坊和造船工坊,批次製造漁網、魚鉤、蟹籠、撈網等常用漁具,以及各類大小船隻。

另外他打算自己成立漁行,自己組織人手,帶頭下海捕魚。畢竟商會的船隻抗風險能力強,海盜們見了七彩蘭的標誌,總會多些忌憚。

如果海盜問題解決得順利,後面肯定能迅速帶動百姓們重新下海。

以嚴良現在的資源,幹這幾個行當,那是信手拈來。黎洪讓水務衙門的人幫著招攬一批技法嫻熟的老漁民,另外再招攬一批造船工人,嚴良再從平江府的船舫調幾個老師傅過來,人手就算齊了。

建工坊的地方壓根不用嚴良操心,當地的府尹大人給安排得妥妥帖帖,直接叫人過去開工就行。

所有事都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黎洪本來就經商多年,產業眾多,這些產業包括下面的人手今後全歸南興商會,由商會統一打理。所以一上來,嚴良手下的人手就很寬裕,壓根都不用從江南調多少人過來。

十天後,風和日麗,嚴良帶著一眾妻妾在城外山腳下納涼野餐,說笑逗樂,好不歡快。

一個四十歲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