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千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 穿進種田文裡當中醫 第3節,穿進種田文裡當中醫,醉千歸,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扔,好奇著就過來了。
“你這是……準備做什麼啊?”
紀應淮說免費給人看病。
李大爺有些不敢置信,“娃呀,你讀書好,大爺是知道的,可你什麼時候學會治病了?”
“醒過來突然就會了。”
“奇了,奇了。”
這孩子病時那瀕死的樣子李大爺是見過的,昨天紀么斷氣又突然活過來,他也在場。
想起紀應淮靠在棺材邊,說神明送他回來救苦救難的樣子,李大爺不禁開始腦補。
迷信的老人家聯想力著實豐富,只聽紀應淮意味不明的一句話,他的腦海裡就已經編纂出了完整的故事。
李大爺最近確實有點不舒服,但他不想找巫醫,看病太貴了,他還得攢錢給兒子娶媳婦。於是就這麼一直忍著。
紀應淮一句免費讓他心動了。
“老么,”他湊過來,“給你大爺看看行嗎?”
“好啊,您坐我對面,把手給我。”
老人家身體底子還算硬朗,就是偏熱象,舌紅苔薄黃,脈弦數。紀應淮和他聊了幾句,不用其他檢查都能判斷了。
很典型的肝火旺。
年紀大了之後,人的脾氣會發生改變。李大爺很明顯是那種越來越急躁、容易動怒的。
肝腎陰虛致體內陰陽失衡,表現出相對的肝火旺盛。體內有火,他還愛喝自己釀的酒,時不時來一大碗,導致陰陽更失調。
李大爺自述一氣頭也跟著疼,偶爾幹活時還會突然覺得喘不上氣,胸悶,忍不住想咳兩聲。
如果是在醫院,碰上肝火旺盛的,通常會用清肝瀉火的方子進行治療,像龍膽瀉肝湯、天麻鉤藤飲或丹梔逍遙散之類。
但在這裡,處理好、可以直接入方煎煮的藥材只有縣城的藥鋪有,來回得耽擱兩三天。而且若是吃了一個療程效果不明顯,還得換藥,這意味著又要大老遠跑一趟。
莊稼漢不可能拋下地裡不管,更何況又沒有表現出多嚴重的症狀,忍忍也能湊合過過,他們不捨得把血汗錢花在小病上。
從給病人省錢省事、快速提高自己的聲譽,以及增強患者依從性等多重角度出發,紀應淮決定在村裡首選食療法。
最優選是菊花茶,但現在是春將入夏的時節,菊花還沒開呢。這會村裡可以輕鬆找到的,有苦瓜、綠豆和薄荷。
安立夏昨天告訴他,徐家種梅子,還會處理好賣給藥店。紀應淮聽了他的描述,確定那是烏梅。
烏梅酸斂陰柔,有了它,李大爺的咳嗽也可以解決了。
紀應淮告訴李大爺去找這幾樣東西吃,薄荷和烏梅乾泡水喝,少喝酒。
一聽不用花大錢喝藥,也不用喝帶怪味的符水,李大爺很高興,連聲感謝,只是他心裡仍有點存疑。
這娃會不會是誆他的?
他看著紀么長大,從前這小書呆子無論去哪都捧著本書,像命根子一樣寶貝,人家和他說話都愛搭不理的。
他的眼裡就只有他的書,他的學問。
今天一瞧,這孩子居然還挺會說話的,性子也比之前好了不止一點。而且,自己什麼都沒說,他就好像已經看透了存在的問題,講起醫理來頭頭是道。
莫非真是神明賜福,突然就給這村裡降下個神醫了?
路上經過的人朝他們這邊望了好幾眼,漸漸有好奇的圍過來看新鮮。自我說服成功的李大爺就站在紀應淮身邊,非常自覺地當起了宣傳員。
“老么,你這紙上畫的是什麼呀?”有人指著地上的太極圖問道。
這圖案他們沒見過,看起來神神秘秘的,給人的感覺倒和巫醫那些鬼畫符類似。
“這是太極圖,”紀應淮朝村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