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千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 穿進種田文裡當中醫 第75節,穿進種田文裡當中醫,醉千歸,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dt>
那會吃到肉味,小芸就能笑一晚上。哪像現在跟在師父師母身邊這樣開心,想吃什麼就有什麼,葷素搭配,樣樣不缺,每天都吃得像過年一樣。
紀應淮舉起筷子在她眼前揮了揮,“看好了,師父教你。”
小芸“嗯”了一聲,認真地盯住了師父的手。
“先在中間放一塊不大不小的餡,然後對摺,再對摺,把這兩個角捏到一塊,”紀應淮把做好的餛飩舉給她看,“像這樣,就好了。”
“這兩個角是怎麼沾到一塊的?”小芸用力按了,但麵皮在她手裡就不像在師父師母手裡那麼聽話,怎麼也沾不上。
安立夏用筷子在她的餛飩角上沾了點肉沫,“幹著合不攏的話,就沾一點肉汁或者清水,再按上去就能粘住了。”
“真的哎!”小芸捧著自己親手做好的餛飩,滿眼驚喜,“它好好看,好圓潤……它和小芸一樣有福氣。”
這孩子氣的話語,叫紀應淮與安立夏皆忍不住笑了。
“把它放在那邊的空碗裡,一會煮了給你吃。有福氣的小芸吃了有福氣的餛飩,以後一定福澤深厚。”紀應淮提議。
小芸想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不,就要和所有餛飩放在一塊煮一鍋,一鍋都有福氣,大家吃了大家都福澤深厚。”
紀應淮笑道:“還是小芸元帥考慮周到,是師父狹隘了。”
“師母,看,師父又瞎說了,大過年的不能說不好的詞。”小芸笑嘻嘻地蹭到安立夏身邊,光明正大地打小報告。
安立夏點了點頭,“那我們讓師父多包一點有福氣的餛飩作補足好不好?”
“好呀好呀。”小芸看熱鬧不嫌事大。
笑語伴著鍋中煮得“咕嘟咕嘟”冒泡的魚湯香氣一塊飛出了門,廚房裡洋溢著過年的喜樂氣氛。
在午時到來前,他們把祭祖需要的一桌子菜做完了。
夫君做菜的場景,無論看多少回,安立夏都站在一旁盯得十分入神。
那個給他摘花的翩翩少年,多年後洗手煲湯,依舊能叫他看痴了去。
由於祭祖範圍涉及了三家人,紀應淮特地在擺好碗筷後,寫了紙條先燒了,才放上蒲團點了香。
“小芸,先來給你娘磕個頭吧。”紀應淮道。
按他知道的習俗,一般都是家裡最小的先去祭拜,然後才是大人長輩。
“來了。”
小芸端端正正地在蒲團上跪下,心裡唸叨著,娘,過年好,然後認真地磕了三下響頭。
接著是安立夏。
他要說的話有些多,跪的時間也長了些。等起身時,眼裡已經不自覺地漫上了水光。
紀應淮嘆了口氣,揉了揉他的腦袋,才走到蒲團前跪了下來。
他要說的話也很多。他先和伯父伯母道了歉,先前沒照顧好立夏,叫他受了苦,紀應淮自己很過意不去。再是與他娘道歉,讓娘為他的事操勞費心,硬生生憂慮壞了身子,而他許久之後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又因為走不開,不能快些回村去墳頭看她。
此去渭城,回來又不知何時。
其實,表面上有多輕鬆愉快,他心裡就有多憂愁。
那沉甸甸的外派旨意一直壓在他的心上,哪怕一年一度的歡聚團圓日,他也不免時時想到明日之後的分別。
不過,他只在心裡想想,面上是絕對不會表現出來的。
他不想讓立夏和小芸的好心情被破壞,過節就得是開開心心無憂無慮的。
紀應淮斂起全部心思,磕了頭,站了起來。
祭祖過的菜不能直接吃,要端去灶臺上放一放,才能重新上桌。
小芸自告奮勇地承擔了端菜的重任,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