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6章 追思九閏整乾坤,塵途雕弓落,拾遺一丁,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先旌旗招展,旗牌林立,然後是儀班武士,之後便是甲冑披掛的騎兵前導,然後射鵰手、遊獵手縱馬環衛下,承公身穿朝服一馬當先,承公身旁四親衛,一人持羅傘罩頂,一人持寶劍立威,二人分持帥旗、令旗,其餘僚屬、官佐分列其後,再後面贊儀隊伍,樂舞班子,後面再有士紳父老跟隨,然後便是禁軍披甲步卒,最後則是廂軍中老卒作百戲,比那賽神會還要熱鬧幾分。
按照慣例,新官上任應該是暫居都城隍廟內,一切齋戒、沐浴皆是在此,然而都城隍廟畢竟不比府衙更能保護諸位上官周全,也就作罷了。
今日主祭只在承公一人,其餘人連齋戒的資格都沒有,便是進入都城隍廟告廟祭拜也只承公一人而。當然,這都是慣例,如今怎麼來辦還是承公作主。其實若非丹陽的都城隍廟乃是文曲星比伯幹,那比伯幹自剖七孔玲瓏心以勸諫大辛,如此忠肝義膽之人物才當得起承公致祭,畢竟,承公兩任權知啟封城事,都沒去東京城隍廟衝著不知哪裡來的上清正一萬類克成天尊致祭,而這位還是欽定的鰲家天子的家祖,如今承公能來此地致祭,已經著實讓當地人喜出望外了,至於承公只是躬拜上香,而未行三跪九叩之禮,也沒哪個不長眼的跑出來找麻煩,而此地廟祝哪裡還在意這些,只盼著承公能留下墨寶,還不是由著承公心意來操辦。
果然,承公似乎在這後殿中歷代記事碑中有了些許感悟,又邀請幾位文友來湊成青詞,這裡面少了公良吉符,畢竟這位與營丘大判如今已經是忙的腳不沾地,等到隊伍返回府衙,還有許多儀式等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