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一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5章 見說老龍高臥處,塵途雕弓落,拾遺一丁,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

“中樞有鑑於如今北面諸路的局面,做出了些許調整,關係到咱們丹南路也是有得有失,所謂得失不過是毛羽鱗鬣,不必在意,但是其中變化咱們也早做打算。”

一番鋪墊才說道重點,

“順昌城從丹南路劃分出去,此後隸屬於丹水西路管轄,原丹水北路的須昌城、蓼陽縣、天中城、雷澤縣、奉符縣劃入丹水南路管轄。”

不等眾人消化這訊息,又繼續說道,

“如此咱們丹南路轄區更是擴大不少,某擬建言將都轉運司遷往天中城,開提刑司置於武寧城,諸位就這些訊息大家議議吧!”

諸人面面相覷,看來除了紫舒軏,即便是公良吉符也並非全面掌握了這些訊息,更遑論楊永節了,而諸人又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公良吉符身上,這時候他已經是惟公之下第一人,大家如今都是一條船上的,當然都等著他定個調子。

“惟公,如今兩百日內便要將這些地方都經營起來著實不易,天中城方向成為北面要衝,這麼說來我們也該走上一趟!”

,!

承守真點了點頭,

“這是應有之意,如今咱們丹南路已經是人手不足,各項都已是捉襟見肘,嘉言,還是這幾日拿個方略出來,”

又詢問道,

“壽、元、藺、萊、由幾位可都已經各安其位了?”

隨著都轉運使司已經正常運轉,又因為順昌城劃出了丹南管轄,如今反而更給了橫瑋等人全新整理的機會,看來惟公談及的調動之事,兩邊已經達成共識,如此以來等於雙方以丹水為界,須昌城、蓼陽縣、天中城、雷澤縣、奉符縣似乎都交給了都轉運司處置。

既然如此,都轉運使司的屬官大可以使用這些地方的官員,而壽、元、由便可正式去了都轉運司的差遣,這些人也可大用起來。

故而公良吉符的回答也頗為微妙,

“這幾位都已各司其政,只是元知縣也是刑名之上頗有造詣之人,如今提刑司組建伊始,是否請元知縣參詳一二。”

“也莫要讓元知縣反覆奔走,這一次便是參與進去,也該有始有終,既然元知縣與原提刑司的明檢法也是熟識了,便以應天府的名義將元知縣推薦過去!”

說到這裡惟公又轉換了話題,

“提起太丘縣,之前許了縣學與書院分立之事,如今朝廷已經許了士學士退養,某本以為以仁先生會閒居故里,卻不知這兩日書信過來,以仁先生終究是放不下應天書院與扞海堰,打算在武寧城閒住,如此酷暑,合該在這海濱調理。”

惟公這等人物豈能無緣無故說起這等故事,宗淑心裡也是仔細捋順這些話裡的細節。士學生的清名尤在承、橫之上,乃是與大綦秋延德合稱海內雙賢的名滿天下的名臣,一舉一動都是牽動了無數人的心思,尤其是慈聖太后對於這位故人可以說是又愛又恨了,因此即便是慶康新政之後,諸公遠謫,政敵們紛紛落井下石,倒是慈聖依舊保全了士悅等人的周全。

說起扞海堰可以稱之為士悅作為地方官的政績之一,且不同於許多官員那些華而不實的面子活兒,這扞海堰乃是士悅親力親為的利國利民之偉績,不僅造福當下更是遺澤後人。

彼時士悅才認武寧西溪鹽倉監,彼時武寧沿海內侵嚴重,出城數里便是海侵的灘塗泥澤,沿海數百里民不聊生,許多百姓只能不斷往內陸遷徙,又導致與內陸百姓爭地糾紛不斷,士悅不過是個監倉官員,卻不忍百姓流離失所,奏請路司以鹽倉貯鹽為本,將地方雜役與赴邊徭役轉為當地徵呼叫,發民夫兩萬眾,並放賑鹽兩千斛,啟動修築扞海堰工程,前後三年乃成,橫跨三城縣,綿延百餘里,不僅百姓的生活、耕種和產鹽均有了保障,還在扞患御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這扞海堰為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塵途雕弓落

拾遺一丁

紅樓士

王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