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節,[紅樓]英蓮不應憐,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猶豫好久後,甄李氏最終還是選擇預設了甄應嘉所說之事!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o(n_n)o~
第26章
說起來,甄李氏之所以答應前往金陵小住一段時間,並非是這段時間以來,甄應嘉殷勤小意、主動低頭、認錯的結果,更多的卻是所謂的金陵四大家族的功勞。
說起來這甄家雖然是新興的家族,但因為甄應嘉娶了史家的女兒、賈母的嫡親侄女兒,倒也和四大家族之二的賈、史兩家算得上姻親關係。
四大家族同氣連枝,相互之間各有聯姻,面對這可以面聖的機會,四大家族之人自然要厚著臉皮、上杆子攀關係、攀交情、紛紛來信或派親信親自前來勸說甄李氏,就連遠在京師的賈母也親自寫了一封勸解的信,說甄李氏現在就只剩下甄應嘉這麼一個兒子,大房又只剩下孤兒寡母,甄李氏不借著此機會給甄應嘉修復母子情分,那甄李氏百年之後去了大房的孤兒寡母誰來幫襯一二。誠然以後平安哥兒會有出息,那也是未來之事,如今的平安哥兒只是個懵懂小兒,談何撐門戶。
賈母的一席話當真是說到了甄李氏的心坎裡。到如今甄李氏雖然明瞭甄應嘉並不是單純的只想和自己重修母子情分,另抱有目的,但說到底,甄應嘉到底是甄李氏的親生兒子,甄李氏自認做不到像賈母那般視賈赦無物,一心一意的只為賈政那一房人謀劃,所以就算不為大房的‘孤兒寡母’考慮,甄李氏到最後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此事。
收到賈母的信後,甄李氏思索一晚,便當機立斷的答應了去金陵小住之事。甄李氏叫來封氏把事兒一說,封氏對甄李氏的決定無異議,只是她自己卻不怎麼想隨甄李氏一起去,略微斟酌一二後,對著甄李氏婉言道。
“家中不好無人守著,不如就老太太帶著蓮姐兒以及平安哥兒一起去金陵小住一段時間好了。”
甄李氏一聽這話當下就明瞭封氏的意思,心中微微一嘆後,算是相當明事理的說道:“你不去就不去吧,帶上蓮姐兒和平安哥兒也好,說不定得了天子親眼,對蓮姐兒以後的婚事以及平安哥兒以後的前程也是極好的!”
至此甄李氏去金陵小住之事算是正式確定下來。沒過多久,甄應嘉便親自回了姑蘇一趟,親自接了甄李氏到金陵。至於殷蓮和平安哥兒自然也是跟著一起的。
說實話,當殷蓮得知封氏推脫不去,只讓自己與平安哥兒以及甄李氏去金陵‘小住’,殷蓮最先湧上的情緒是不情不願,不願意跟著甄李氏一起去金陵‘小住’,順便面個聖。
在殷蓮看來,最好是她跟封氏一起留在姑蘇看家,甄李氏帶著平安哥兒去小住就成了,然後自己每天從修煉中挪出一點時間、最多麻煩一點,每天暗中在姑蘇、金陵兩地來回奔波、保護好平安哥兒的安危就是。
面聖、以求在聖上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什麼的,她根本就不在乎好吧!想到封氏促膝長談時,跟她說的所說的一席話,殷蓮第一次的感到心情煩躁極了。
尼瑪,原來甄家還是旗人的身份,原來自己年滿十三歲到十七歲時還要參加所謂的八旗選秀,原來自己的婚事根本就不是自己甄李氏和封氏能掌控的......現在想想自己當初打的主意,何其愚蠢何其可笑。
自己真的要好好想一想,到底該不該和封氏坦白自己乃修行之人了。
殷蓮走到窗前,靜靜看著窗外的景色,心中實在拿不定主意。直到不知從哪突然飛來一隻黑色的蝴蝶、在院中自由自在的翩翩起舞時,殷蓮心中才劃過一絲明悟。
原來一切隨心,遵從本心,才是最好的修行方式。
殷蓮目送黑色蝴蝶飛走後才關上了窗戶。只披了一件斗篷,殷蓮趁著夜色,靜悄悄的離開了無仙苑,沒有驚動任何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