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節,[紅樓]英蓮不應憐,瑟嫣,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甄應嘉本就是個在官場廝混慣了的老油條,之所以這些年不願搭理甄李氏不過是因為心中堵著一口氣,和自認為憑著他自身的努力也能官運亨通、步步高昇。
自視甚高的甄應嘉或許明白他之所以入了康熙老爺子眼,不過是因為他那奶大了康熙爺的老孃,但他下意識的忽略了這點,在甄應嘉的認知裡,他之所以有今天全靠的是他自己的努力,他那偏心眼、只認大哥那房的親孃,呵呵噠,他情願沒有。
不過鑑於自家那尊貴無比的人兒特意寫信來陳述要害,甄應嘉不是笨蛋,即使心中不怎麼情願,依然選擇寫下這麼情真意切的書信。
這麼想、也這麼做了的甄應嘉完全忘了,他和甄李氏母子倆的關係之所以鬧得這麼僵,完全是他自己做的那些糟心事。甄李氏雖說因為一天沒帶過甄士隱,反而拋下尚未滿月的甄士隱入宮當康熙老爺子的奶嬤嬤而對甄士隱心有虧欠、但甄李氏自認自己還是一碗水端平了的。老大志不在官場她沒有強求,出宮後與丈夫生下的小兒子一心向往官場,她也盡全力打點。
可誰想甄應嘉自從史家的姑娘,往京師跑了那麼幾趟,見了她那個老糊塗的老姐妹對待長子和次子的天大差別後,這心就跟被汙泥、漿糊糊住了似的,一直都認定甄李氏偏心,也一直嫉恨著甄李氏的偏心,到後來居然枉顧兄弟情誼,出自己的嫡親大哥出手。
在知道當初殷蓮被拐之事與甄應嘉有關之時,甄李氏是心痛多過憤怒的,她真的沒想到,她同樣視如珍寶的小兒子居然變成了這樣的人。
甄李氏不敢置信,回想起當初甄應嘉總是喜歡搶甄士隱的東西,要不到就毀掉的事,甄李氏覺得或許這一切都早有預兆,只是她沒有發現罷了。
甄李氏之所以選擇回姑蘇,明顯上是因為封氏居然老蚌懷珠有了,更多的卻是她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個已經沒了手足親情的兒子。
如今接到甄應嘉的信,甄李氏心中雖隱約覺得不對,但卻下意識的忽略,捧著甄應嘉寫來信老淚縱橫,讓陪坐的封氏心中百般不是滋味的同時,只得寬慰甄李氏道。
“想來小叔子來信,定是想通了,老太太就別傷心了,應該高興才對!”
封氏心知‘母子哪有隔夜仇’的道理,當初之所以和金陵那邊斷了關係,一來是因為甄應嘉‘寧死不屈’堅決不服軟的態度,二來也是甄李氏自知虧欠了封氏與殷蓮母女倆。如今幾年過去,甄應嘉突然來了這麼一封言辭懇切的書信,封氏一瞧甄李氏的作態,便猜到甄李氏已經打算藉此機會,緩和緩和與小兒子的關係!
要知道甄李氏總共就兩個兒子,老大甄士隱了無蹤跡、甄李氏心中已經當他早死了,如今只剩下甄應嘉這個小兒子。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雖說甄李氏因為虧欠老大的緣故、心比較偏向甄士隱,但甄應嘉怎麼說也是甄李氏的骨血,甄李氏又怎麼會不認這個兒子...想來就算當初被拐的殷蓮未能找回來、至今流落在外,隨著時光流逝,甄李氏也會原諒甄士隱的吧,畢竟母子哪有隔夜仇啊!
想到自從平安哥兒滿月宴出現就再也沒有蹤跡可尋的甄士隱,封氏心中甚是不知滋味,甄李氏是母親,她也是母親。封氏明白甄李氏選擇和解的原因,她諒解卻不願選擇自己諒解...畢竟當初可是因為甄應嘉的原因,她的蓮姐兒才被拐了、她的家才散了。
封氏雖然不算太聰慧,卻也知道如今他們孤兒寡母之所以在姑蘇無人敢欺,完全是因為有甄李氏在的緣故,因此即使心中百般不是滋味,封氏仍然未出言阻止人家母子和解,只是等到了無仙苑時,看著自家女兒那雙淡泊的雙眸,封氏才將自己滿腔的不甘和心酸都宣洩出來。
殷蓮一直安靜地聽封氏說完,等到封氏稍微收拾好心情時,殷蓮才開口道。“孃親,這叔父寫信來真的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