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快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黃坡鄉大事記,拾級而上青雲,小五快跑,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88年初秋。
葉子楓來到縣檔案館已經有幾個月的時間。
在此期間,縣委縣政府發生了一系列的人員調整。
首先是縣政府方面。
張鳳書兩個關鍵的副手位置,終於塵埃落定。
李敬東正式被任命為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鄭棟樑被任命為縣委常委,副縣長;
縣委辦公室主任魏小軍提拔為君城縣副縣長;
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黃斌調整為縣委辦主任。
縣政府辦公室主任暫缺。
黃坡鄉也在葉子楓離開後,進行了班子調整。
三名副鄉長的空缺,兩名是從鄉里的站所負責人提拔上來的。
原來子楓的委員副鄉長則由縣公路局一名下放的幹部擔任,跟張強的來往較為密切。
有了這次的調整,張強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鞏固。
原本高調的陳翠麗則收斂起了鋒芒,這段時間她總是在忙於研究年初時葉子楓制定的黃坡鄉全年工作規劃,從中受益匪淺。
少了葉子楓這個強有力的副手,陳翠麗只依靠王玉紅這個閨中密友和張強對抗,但幾次交鋒下來,她都沒佔到什麼便宜,鬥不過態度囂張的張強。
要說現在黃坡鄉日子最不好過的還要數農機站。
好在老姚本來就骨子硬,從縣公路局下來的那位副鄉長几次到農機站刁難,都沒討到什麼便宜。
雖然農機站在鄉里不討好,但鄉里卻出現來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
幾個中層幹部隱隱有兩不相靠的趨勢,他們既不想靠攏張強,也不往陳翠麗那邊湊,跟農機站的老姚一樣,只是踏實的幹工作。
這些人家裡都有一個共同點,各家都建了大棚,種了桑、養了蠶,這一年下來,掙了不少錢。
他們心中感念葉子楓對家鄉帶來的改變,私下裡更是為他鳴不平。
當然,這些人目前還成不了氣候,畢竟沒有一個主心骨支援他們。
即便如此,他們也在一點點的轉變,不再像之前那樣,一味地靠著拉攏關係混日子,心裡也都有了乾點事情,建設家鄉的想法。
一個好乾部,影響一圈人。
葉子楓在黃坡鄉工作不到一年,就發生了這麼多的改變。
……
再看縣裡。
葉子楓這段時間接到縣政府的通知,他有幸被抽調到縣政府幫助編纂地方誌。
明年就是建國40週年。
上級下發了一系列的檔案,更是著重指出,要集中能兵強將編纂各地方的地方誌,透過地方誌體現四十年來,各地取得的發展成績,用成績和經驗的總結,向祖國獻禮。
要說能兵強將,頭上掛著河東大學名頭的葉子楓當然算一個。
經過這段時間的消化和沉澱,宋金貴離世的傳言已經逐漸消失,更沒有人再把葉子楓跟這件事扯在一起。
就這樣葉子楓又來到了他前世工作過的又一個地方,縣委的政策研究室。
縣委書記郭大偉和縣長張鳳書對這次地方誌的編纂都十分重視,就把抽調來的人都集中在了政研室,合作辦公。
葉子楓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整理各個鄉鎮近二十年發生的大事記錄,這是一個極其耗時耗力,又要認真對待的工作。
當他在整理到黃坡鄉的時候,他敏銳的發現了黃坡鄉大事記的一些記錄上的異常。
根據他前世的記憶九十年代前後老家這邊曾經有一段時間出現過大量的外地適齡婦女嫁到本地。
現在來看,這個問題就體現在了異常的婚姻登記人口和收養寄養兒童的數量上。
經過深入調查,葉子楓發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