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1章 白狼傳說,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掘地自埋有什麼區別。他固然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但他對於李世民,對於大唐有著一顆不二的赤誠忠心。他可以陰謀陽謀算計一切威脅到他利益的人,但絕不會做出讓大唐傷筋動骨的事情。

正如他之所料,讓權柄矇蔽了雙眼的侯君集立馬將火氣噴向了當朝四位名臣名將,在長孫無忌離開的後不久,穿上便服的侯君集後一步離開了潞國公府,往西市而去。

……

突厥草原!

在這仲夏之際,草原上成片成片的嫩草鑽出了土地,熬過了冬季的牧民甩著長鞭,哼著高歌放牧,表面上呈現了一片欣欣向榮之景。

為了迎接這極為關鍵的一戰!

頡利在突厥汗庭聚集了所有臣服突厥的部落可汗,挑選各部落的勇悍之士,展開今天第一次大型的圍獵活動,他設定了高額的獎勵,希望以此來激發部下計程車氣。

圍獵是突厥的習俗之一,也是因為這個習俗,讓突厥異常的強大。

歷史上李世民在詳細瞭解突厥的習性後就曾發出這樣的感慨:“突厥所長,惟恃騎射,見利即前,知難便走,風馳電卷,不恆其陳。以弓矢為爪牙,以甲冑為常服,隊不列行,營無定所。逐水草為居室,以羊馬為軍糧,勝止求財,敗無慚色。無警夜巡晝之勞,無構壘饋糧之費。”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將突厥的風格分析的透徹。

騎射就是突厥的根本,而練就這根本的就在於狩獵。

所以每一年突厥都會舉行多次的大型圍獵活動,甚至多次以圍獵為藉口,迷惑自己的對手。

大業十一年,突厥就利用自己的軍隊亦戰亦獵的特性,率十萬大軍兵臨雁門,對隋朝說是圍獵至此,並無冒犯之心。在隋朝大意的情況下,一舉將楊廣困在雁門,若不是義成公主相助,指不定楊廣就讓突厥擒去了。

這一次是實實在在的圍獵,來至於個個部落的十萬突厥勇士。分成好幾個縱隊,四面八方的展開地毯式狩獵。

突厥這種圍獵也是有意義的,在廣闊無際的草原上。主宰草原的往往是繁殖神速的野獸,而不是人類。尤其是餓了半年的野獸,因為飢餓會變得極為兇殘,對草原上的所有部落都是一大威脅。

所以他們想聚集起來,來一次大規模的掃蕩,將野獸大範圍的獵殺,這樣就能保障族人免去被野獸襲擊的危險。

這延續整整十天的活動。令汗庭所在之處,熱鬧非凡,竟然不遜於長安的集會。人聲鼎沸。

各處都可以看見各族勇士用自己獵回來的戰利品在汗庭跟其他人做交易,他們大多沒有錢幣,奉行以物換物,只要覺得物有所值,誰吃虧誰不吃虧。依照這裡的習俗是不介意的。要是以往,會有各國商人帶著突厥所需的東西前來兌換,只是今年由於戰事臨近,嗅覺敏銳的商人們早就躲了起來,使得這個圍獵在規模上、熱鬧的程度上遠遠遜於往年,可儘管如此,但突厥依舊熱鬧非凡。

“可汗。是可汗來了!”熱鬧的人群中突然傳來陣陣叫喊,頡利一手摸著肩上的“白狼王”!

得意洋洋的向四周揮手炫耀。

“天,是白狼王!可汗獵到了白狼王,萬歲……可汗萬歲!”

四周突厥子民見此一幕,紛紛跪地叩拜。

突厥信奉狼,以狼為圖騰,對於狼又敬又畏。在他們的傳說中,白狼王是草原的萬狼之王。誰能獵得白狼王就能得狼神附體,成為草原之主創下不世之功。千年前據說匈奴的冒頓單于就因為得到狼神附身。率領匈奴兵馬一統草原。強如大漢者,亦不得不連年和親。直到冒頓單于病故,漢武帝執掌漢朝時才得以戲耍恥辱。

頡利竟然獵得了白狼王,四方突厥人一個個情不自禁的下跪參拜。

頡利更是得意,耀武揚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