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9章 形勢喜人,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的田都沒有雜草的。”
“這,草魚吃草,不是連秧苗也吃了麼?”老人家顯然是個種植的老手。
秦風道:“他們放草魚的時候,一般是在秧苗長高到一尺左右的時節,這樣一來,草魚就夠不著了,它們只能吃水面上的雜草。老人家若是懷疑,不妨找一丘田試上一段時間,至於鯉裡,我建議現在就可以放進來了,因為鯉魚不吃草。”
“您觀察一段時間,如果發現秧苗無礙,可以全部養魚。當然,也可以在田裡養養鴨子,讓這些鴨子為水稻除蟲、除草、施肥、鬆土,而稻田則為鴨子提供勞作、生活、休息的場所,以及鴨子生長所需的水和豐富的食物,兩者相得益彰。不僅節省人力,還能種出更環保的水稻。鴨子肥了,又吃改善生活,可謂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老人家沉吟道:“多謝少年郎相告,我回明天就試一試。”
“老人家,大家都鄉親鄉里的,如果成功了,可不要忘記分享給大家啊。”
老人家笑道:“當然不會。”
秦風點點頭,笑著與老人家告辭離去。
在走了五里路左右,近萬百姓正冒著酷暑,揮舞著鋤頭,挖著一條長長的溝壑。
“進度現在如何了?”
看著乾的熱火朝天的百姓,心中趕到了些許寬慰。開渠是又苦又累的事情,大熱天裡,百姓們不可避免的大汗淋漓,但是秦風還是從他們臉上看出了對未來的希望,臉上的那股麻木的表情統統消失不見了。
只因為這條水渠一旦開通,將會能夠灌溉更多遠離河流且尚未開發出來的荒地,這條主幹開通之後,會在慶州大地上形成數之不盡的脈絡血管,為各地注入血液。
關於如何治理慶州,馬周提出了一個建議,全力發展慶州,將重心都聚集在慶州一地,讓慶州首先發展起來,以慶州的經濟,帶動周邊的村鎮。並形成一個示範點,為來年在其他地方提供參考資料。
這個提議得到秦風的認可,大力支援。秦風雖然對於如何治理地方政務一竅不通,但是他理論豐富、見多識廣,且親身經歷過許多事情。在後世他的老家就是一個非常落後貧困的村莊,生活環境很差,條件不好。但是後來附近的一個鄉鎮有一個領導能有才能,他大力發展經濟,讓隔壁該鎮的經濟突飛猛進。該鎮的繁華也帶動了附近的鄉村,以至於他不到十年的時間,從一個小小的鎮長升成了一州之農業局局長。
在秦風看來,老家的發展趨勢與馬周的提議有異曲同工之妙,慶州本地處偏遠,若在沒有一個經濟心中,就算花十倍力也是枉然。不如直接將資金投入慶州,把慶州發展成附近的經濟中心,吸引商販來此。
馬周幹略不凡,得秦風如此支援,他的發展計劃也隨之展開。第一步,就是在河流附近墾荒,時至今日,已經全部完成。
但是遠離河流的地方也有大片的荒地,那裡十分缺少,地域內的水源只夠生活飲用,遇到乾旱時節,甚至還有斷水的記錄。這灌溉田地,種植蔬菜所用的水大多都要前往數里外的無定河、北洛河取水,極不方便。
馬周的第二步計劃就是開通一條通往乾旱地區的河渠,給百姓開啟方便之門。
在這裡馬周吸取了隋煬帝楊廣的教訓:楊廣開啟運河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他卻弄得天怒人怨,天下百姓人人反之,對其恨之入骨。主要原因便是過於心急,不計民力,強行而為。以至於地方官員,強迫百姓下河,沒日沒夜的埋頭苦幹,連腰間都讓水浸泡的發爛,長出了蛆蟲。百姓為了逃避這種罪,甚至不惜將自己的手腳打斷,成為殘廢,稱之為福手福足。
為了不重蹈覆轍,在開河渠之前,馬周便耐心的將開河渠的用意目的什麼詳細的告之百姓,而且也不強求百姓服勞役,只是許諾參加開河渠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