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5章 訴苦運動,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薛仁貴漠然道:“散了吧!把武器與衣甲留下來,我保證不會有人為難你們。但是,出了這個門,誰要是膽敢以大唐軍人自居,借軍人之名份為非作歹,別怪我們虎賁軍不客氣了。”說到這兒,薛仁貴又道:“對了,你們也別想著虎賁軍人少,忙不過來。都督能夠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用獨特的辦法將一群比你們還差的新兵訓練成了今天的虎賁之士,同樣能夠在一個月裡訓練出無數個虎賁之士來對付你們。”

聽了薛仁貴的話,邊軍的眼睛為之一亮,一些有想法的人頓時心思急轉了起來。

虎賁軍的強悍他們深有體會,一個個都是牛人中的牛人,一個月前,他們只是普通的兵丁?要是自己……

邊軍的神情逃不過薛仁貴銳利的雙眸,他這是與秦風唱雙簧呢!秦風負責激發大家從軍的初衷,負責挖苦,負責消除邊軍的不滿情緒,負責讓邊軍面臨失業的絕望,負責唱黑臉,而薛仁貴則是負責安撫了。下一步,他將動用秦風傳授給他的法寶——訴苦運動。

訴苦運動是共和國羅大將軍發現並加以使用,並最終推廣到全國的運動,其的意義在於加劇****與人們群眾之間的矛盾,透過訴苦運動,透過活生生的事件,透過群眾的訴說來達到凝聚人心的目的。

訴苦即訴舊社會和反動派給予勞動人民之苦。透過訴苦提高全體指戰員為解放被剝削的勞動人民而英勇奮戰的覺悟。同時加強了全體指戰員在***的領導下的堅強團結,使部隊萬眾一心,不怕犧牲,群威群膽,英勇殺敵,保證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進行。

當然,訴苦運動並不是哭過就完了,非常重要的是趁熱打鐵展開熱烈的討論,啟發戰士思考廣大窮人受苦的原因,產生反抗剝削壓迫、打倒g軍的意志。史書記載:西北野戰軍一縱一旅展開了熱烈爭論,討論窮人受苦的原因,“凡爭論熱烈的單位,飯也不吃,冷也不覺,非把問題鬧清不幹”“訴苦不是目的,流淚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搞清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才能挖出造成窮苦的根子。”

訴苦運動透過分析殘酷的剝削事實力圖證明:“罪惡決不是單個地主或具體地發生的,大家來自山南海北,都受到同樣的痛苦,都同樣受凍受餓受辱捱打,這證明普天之下都存在著兩種人,一種是壓迫人的人,一種是受人壓迫的人。”

很多戰士特別是解放戰士在訴苦運動中受到極大的心理衝擊,在靈魂深處爆發了革命,這種大夢初醒的覺悟感讓他們既激動又痛快,他們的靈魂被重新塑造了,從此成為一個全新的人,戰士房天靜在指導員趙緒珍的啟發下倒出一肚子苦水,“如服下大黃,瀉出肝火,倒出苦水,一身輕快舒坦,耳目清新”。

當然,這裡要進行的訴苦運動,批判的物件則是換成了突厥,現在,薛仁貴與前來協助的劉仁軌、馬周等人要做的工作是選擇訴苦典型,選擇擅長講話的人,唯有選擇好物件,才能達到“一訴就成功”的目的。秦風在詢問將士們與突厥人有何仇怨時,已經為接下來的選擇做好了鋪墊,到時候,只要從中挑選出適合的人選就行了。

秦風走得並不遠,出了軍營,就騎著天罰跑到了個偏僻的角落裡蹲點。方法他已經給出去了,而且還有劉仁軌、馬周這二位未來執宰的幫助,相信一定會進行得很勝利。

其實在某種程度上說,訴苦運動好比做廣告的一樣,請幾個群眾演員、托兒說產品如何好,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集體痛哭是訴苦運動中感人至深的**,其重要性幾乎達到“不哭不靈”、“一哭就靈”的程度。解放戰爭時期,軍中大約70%是貧農出身,地主富農等出身的只有5%,所以一個人受苦的經歷很容易引起絕大多數人的強烈共鳴,最後達到一種觸及靈魂的震撼性的群體情感釋放。東北野戰軍整軍總結中談到,“訴苦是一種悲憤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