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9章 壯哉,大唐兒郎,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下可將大殿下的諸多大臣給急壞了,他們並不全是在擔心秦風的安危,實在是秦風對於眼下的大唐太過重要了,只因前些時日,大唐剛剛把秦風樹立成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青年第一將,時下,秦風成了大唐青年的偶像,也帶起了無數熱血青年,絡繹不絕的往各地投軍,如果秦風一但失敗,那青年的熱血之心,國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尚武、忌憚之心將會減少,甚至還會讓大唐朝廷成為笑柄而失去威懾大唐王朝的威望。

當然這並不是他們怕,以唐朝目前的實力不懼怕任何敵人,只是他們不想損失,不想威望受損。

何況大唐如今在持續穩定的發展中,如果李世民怒而興兵,會直接會造成經濟的退步落後。合理的安排戰事,穩定而持續的發展是大唐最重要的治國方針。所以大唐要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想打誰就打誰而且還必須以輕而易舉的大勝結束。

現在上至李世民,下至朝中大臣,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先凝聚力量,累積實力。在力量達到巔峰的時候出拳,將敵人打死,然後再凝聚力量,休整恢復,再次等到巔峰的時候出拳。

如此正是吸取了漢朝時候的教訓。

漢朝是與唐朝一樣強大的國家,尤其是在漢武帝時期,但就是因為連年戰爭,不斷的出拳打擊匈奴,導致了海內虛空,戶口減半的局面。前車之鑑,後車之師,唐朝的如此決策無疑是最高明的。

故而唐朝不能敗,只有不敗,才能夠穩穩的握住發動戰爭的主動權,想打誰就打誰。

此刻不論是主戰派還是主和派都焦急在心。

尤其是揪心長久的秦瓊,內侍總管念得話不多,但卻說道最關鍵的時候。

他說:“六月二十三日,虎賁大將軍秦風領一萬虎賁之士抵達蒼狼草原,烏蒙部落六萬大軍,聞訊撲來…………”

這句話既沒有說明事情的結果,也沒有表示勝負如何。卻透露了兩個訊息:第一、秦風被迫正面迎敵;第二、突厥的烏蒙部落出動了六倍以上的兵力來對付秦風。

聽到了這兩個訊息,愛子心切的秦瓊如何在坐得住,又如何冷靜的下來。

此刻,這位豪情萬丈,於萬軍之中斬上將首級,一身舊傷的大唐神將雙拳緊握,手心裡冒著冷汗,眼中即驚且憂。

長孫無忌且喜且憂,也看出了其中危境,想著秦風與一群官二代全部戰死就更好了,但長孫家與李唐王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又不願見大唐戰敗而損失無數威名,所以心情很深矛盾。

唯一竊喜的人只有侯君集了,他在意的只是權勢與除掉“仇人”後裔,對於大唐勝敗卻不在意,只要心腹大患秦風等人戰死,即便大唐敗了反而正合他心意,或許他還拿到建功立業的機會呢。

就在滿朝文武急不可耐之際,李世民終於有了反應。他皺起眉頭,怔怔地想了一會兒,忽然高聲唸了出來:“秦風先一步退至墨斗地段設伏,親率三國時期神威天將軍錦馬超後裔馬雲蘿誘敵深入,烏蒙意圖一舉殲滅本部大軍,六萬大軍狂奔而至,秦風以火牛火馬衝陣,以零傷亡的戰績,殲敵六萬,烏蒙全軍覆沒,未能逃脫一人一馬……”

語氣充滿疑問,顯然對此還大為置疑。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帝王,自然明白殲敵六萬的困難,更何況是在實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之下!而且火牛陣自田單而絕,後人多次嘗試,都是損人損己的結果,故而,火牛遺陣早已滅絕,秦風,一個不到二十的少年又如何得此絕密技巧?就因為他是鬼谷一派的鉅子?

他一面念著,一面在案几找出了一張摺疊得非常仔細的巨大的地圖,這張地圖幾乎勾出了大唐以及周邊國家的所有疆域,甚至對於一些戰略要地都標註得十分詳細,突厥作為大唐的勁敵,自然少不了他們的地形了。

李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