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3章 戰火的味道,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大概。故意將公文寫的深奧無比,讓人讀不通透。

果不其然,每當秦風看不明白之際,便只能找他來解釋。

馬週一點一點細說。

秦風亦不是愚蠢如豬之輩,時日一久,漸漸的也能聽明白一些,瞭解其中的道理關係。同時,也明白了馬周的苦心,於是,學習得更加認真了起來。

朔方各種民政得以蒸蒸日上,主要功臣是馬周、劉仁軌,但是無可否認,他秦風也是出了一份力的。

這一天,朔方都督府!

秦風伸著懶腰,看著面前的公文。難受的將手腳伸得長長的,他笑著說道:“朔方這點屁大的地方,每天都有如山一樣的公文與政務,尚書省每天要處理的事務豈不堆成泰山那麼高了?房杜二相的本事果真不是蓋的。”

馬周肅然道:“房杜二相勤政愛民,是吾輩之楷模。”

“是啊!但願二相的身體承受得住,要是他們倒下,那可是我大唐致命損失。”秦風感慨著說道。

“老大,儘管放心。家父與房叔父身體好著呢。”一邊的杜荷停下手中筆,甚為感激道:“有了老大你的太極拳,以及各種固本陪元的奇藥,家父的身體較之以前更加硬朗。前天,才收到兄長寫的家書,上面說得甚是清楚明白。”

秦風大笑道:“如此便好,如此便好。相比之下,杜相的底子可以房相差多了,他能好轉,是我大唐之福。”

杜如晦是大唐皇帝李世民麾下的主要謀臣,與房玄齡合稱“房謀杜斷”如李世民左右手一般的存在,也是玄武門之變的第一策劃者。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杜如晦位列第三,僅次於趙公長孫無忌以及河間王李孝恭。要知道杜如晦唐武德元年才成為李世民的幕僚,貞觀四年病逝,前後加起來不過十餘年。在李世民的核心陣容中屬於晚加入,死的最早的人。根本無法與陪伴李世民三十餘年的長孫無忌、房玄齡相比。可就在這短短的十餘年中,杜如晦竟然位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前三甲,可見他對李世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秦風腦中依稀記得杜如晦病逝於貞觀四年,便為他開了幾個非常不錯的藥方。從大勢上說,像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千古名相,多活一天,對於國家和民族而言,是百利而無一害。從小處而言,秦風需要房杜二人頂住長孫無忌的火力,只要二人活著,長孫無忌這隻老狐狸就難有上位的機會,唯有如此,他秦風才能過得逍遙快活。

歷史上的長孫無忌在李世民死後,作為顧命大臣,他進拜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任揚州都督,且主持朝政。當時,長孫無忌以元舅的身份輔政,是實實在在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每有進言,李治都優先採納。因此,長孫無忌成為大唐名符其實的權臣。

在那期間,長孫無忌可是幹了很多缺德事兒,他忌憚名望素高的李恪,借審理房遺愛謀反案時,便誣陷李恪也參與謀反,將之誅殺。與此同時,他與幫兇禇遂良還除去了薛萬徹、柴令武、李元景、巴陵公主、高陽公主等大量宗室及外戚,此外,為唐王朝的統一和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李道宗持身再正,也逃不出報復式的清洗,他被流放象州,且在途中病逝。

明知長孫無忌有著斑斑惡劣事蹟,秦風哪會傻乎乎的讓他輕鬆上位?要是任由他上位,且自己沒有反制手段的話,那麼,與長孫無忌有著廢子之怨的秦風絕對是滅族的下場。

“將軍慷慨相助、高風亮節。佩服之致。”渾然不知秦風打算的馬周,對秦風的高義是讚不絕口。其他官員亦是一副景仰的表情。

秦風嘚瑟了好一陣子,方才又看一份公文,這是一份馬周寫的關於展望朔方未來的公文,這份公文是馬周根據朔方的現狀提出的發展方案。

首先,因為從突利那裡敲詐來了數萬頭耕牛,勞動力有了保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