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章 雷厲風行,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373章:雷厲風行
午飯之後,秦風、劉仁軌、馬周、杜荷正在都督府前院處理著各種文書。這裡已經成了都督府衙,大廳內擺放了許多案几、文書和資料。此刻的都督府已不是寥寥幾人,除了他們幾個人,還有十個從寒門士子裡精挑細出來的人才,他們正處於考核期,一旦勝利透過幾位巨頭的考核,他們就可以在朔方都督府治下的基層任職了。
由於南返百姓人數眾多,且秦風等人也大都不熟悉本地事務,又兼人手不足,南返百姓現在都集中於一處,還沒有分給他們具體的土地,此刻,他們主要負責南返百姓安置工作。
這十人中,有一個名叫高沛的人是比較出眾的人物,他學識淵博,頭腦靈活且不迂腐,深得秦、劉、馬、杜等人的認可。
高沛三旬左右,是江南人士,他原本在江南一個縣好好的當他的縣丞,可讀了秦風的《邊塞詩集》,富有浪漫情懷的他毅然辭去了縣丞之職,跑到朔方後,棄筆從戎,投起軍來。
可惜他是一個文弱書生,不通殺敵之技,愣是讓軍隊拒之於門外。
不過他有著書生的執拗,有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性情。
第一次,軍隊把他客客氣氣的退回;以為他碰了壁就作罷,可誰想到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天,他天天一大早就守在了軍營大門口。
最終,驚動到了秦風。
為了減少麻煩,秦風便將這可氣又可愛的書生帶回了都督府。秦風好說歹說,又是詩又是書法,又是擺道理,花了一個多時辰,總算將他說服了,高沛改變主意了,既然咱不是從軍的料子,咱改當學生總是行了吧?
於是,又粘到了秦風的身上,非要拜在秦風門下,學詩文、書法。秦風恨不得給他幾大腳,可他求學的態度甚誠,大有孔穎達當初拜師的那種精神。秦風既感動於他對知識的求知,又有些害怕這種倔驢,無奈之下,秦風與他做約定,只要他達成自己的要求,自己就收他做徒弟。
就這樣,高沛稀裡糊塗的成了都督府中的一員官員。
其他人也是有才華卻無機會的人才,得到了機會後,倍加珍惜,他們幹起活來也是加倍的賣力。
“都督大人,下官覺得之前將南返百姓和本地百姓混雜安置的方法有些欠妥。”高沛這時拿起一張安置示意圖說道。
“哦?高大人有何高見?”馬周臉色微變地問道,因為這安置的辦法就出自於他之手。
高沛耐心解釋道:“將南返百姓平均分配到周邊各縣,雖然安置的工作拆解後,壓力沒那麼大了。但是兩地百姓卻因混雜居住,因互不信任。本地百姓更認為這些南返民眾佔用了原本屬於他們的水源和土地,多有矛盾。還好大公子未提前徵收賦稅。也未讓當地百姓服徭役。不然恐怕已經引發民變了。”
“哦?那依高大人之意,應該如何安置才好呢?”馬周神色稍霽,但依舊有些“咄咄逼人”地問道。
高沛卻是侃侃而談道:“依下官看來,將兩地百姓混雜居住原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卻不應新設南返百姓的村子,而應該將他們以戶為單位進行安置。下官以為,如果將南返百姓按一個村安置數戶或者十餘戶的方式進行攤派。阻力會小很多,且不至於發生象固斯縣那種兩村百姓為爭水源的毆鬥。”
這時,另一名朔方本地士子卻不服道:“高兄,如果以每村安置數戶百姓的方式將南返民眾攤派下去。那些村子的村民會樂意接受嗎?一個村子突然多了幾戶外姓人,他們會高興嗎?依然會認為佔用了他們的水源和土地啊!”
高沛卻是毫不在意。微微一笑,繼續解釋道:“就是要這樣做才能有效遏制兩地百姓之間的衝突!當然,這項計劃也不是孤立的,必須有一定的輔助措施,不然依然是鏡水樓臺一場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