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1章 頡利的選擇,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謝:“情天恨海一孤鴻”書友一天同打賞4000起點,今天才能夠回應,呵呵,也是從頭到現在的大額打賞。。。。)

頡利可汗同樣有想著過往經歷。

在頡利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啟民可汗,無數次笑對所有突厥戰士道:“記住隋朝給予我們的恥辱,我希望有朝一日,你們能夠百倍的還給他們。”

當時,很多突厥勇士用彎刀在自己的身上刻畫各種圖案,他們不顧淋漓的鮮血,慷慨激昂的高唱:“永遠野性難馴的土地,生存著永遠野性難馴的男兒,我願意為突厥流乾說有的血。”

當時的他並不明白,這是為什麼。

後來他知道了。

突厥越來是草原上的王者,天下最強大的力量。隋朝的皇帝懼怕他們,使出了陰謀詭計,讓龐大的突厥分裂成了東西兩個勢力。還不斷的針對他們,最終他們失敗了。只能依靠著隋朝而活,讓他們踩在了腳底下。

但是隋朝怕他們再次崛起,怕他們突厥再次出現一個英雄,類似於木杆可汗這樣頂天立地的英雄。

所以需要打壓他們,試探他們的忠心。

因為隋朝的皇帝要來巡邊,他的父親親自為楊廣除去道路上的雜草,只有這樣隋朝的皇帝才會放心的讓他們生存下去。

頡利永遠記得那些充當奴隸的日子。

事實他們突厥人做到了……

他兄長阿史那咄吉世崛起後兵圍雁門關,並且將給予他父親無盡恥辱的隋朝皇帝困在了雁門關,據說那不可一世的隋朝皇帝,面對他們突厥的大軍,無計可施的抱著自己的兒子,躲在雁門關裡痛哭。

轉眼間十數年過去了,滄海桑田,世事鉅變。

突厥又一次分裂,視突厥為眼中釘肉中刺的中原王朝又崛起了,他們以風捲殘雲之勢,正肆意的給突利、夷男創造勝利的條件,讓他們自己拼個你死我活。

不管誰勝誰負,突厥沒落之兆已成,中原王朝以沛然莫可御的姿勢日益壯大,到時候,突厥又將陷落到他父親時期那種卑躬屈膝的臣服於中原的日子。

可悲可笑的突利竟然為了一已之利,賠上了突厥一族的命運與未來。

與此謀皮,與找死有何差異?

前車之鑑,後世之師。

可怕的李世民不是楊廣,他會給突厥再一次崛起的機會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不能敗!”眼前晃過他父親那無奈而又堅強的面容,頡利可汗緊握拳頭,目光堅定,似乎自言自語,也似乎在向義成公主訴說著他的決心。“我敗了,突厥永無翻身的餘地;突利小兒目光狹窄,他不可能帶領突厥走向輝煌。”現在的突厥早已不復當初的強勢,但是將中原群雄戲弄十數年的頡利不甘心失敗。

“大汗!可汗們來了。”這時一名突厥拓揭快馬來到了近前。

“叫我們過來見我!”頡利恢復了突厥汗王的冷峻,此時的他,比起原來多了三分的沉著肅殺。

等忠於他的數十個部落首領抵達後,頡利淡淡的掃了大家一眼道:“所以突厥部落,撤出朔方以北的草原。遠離中原,遠離那殺神。”

頡利可汗的話讓大家神色大變,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所謂朔北草原,也就是朔方以北的大片草原。當初為了這塊草地,雄才偉略的秦始皇以蒙恬為大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將此地納為己有。武帝時期,衛青再次從突厥手中將此地奪來。

漢武帝從大臣主父偃的提議,派兵屯田駐守,將朔方視為“廣中國、滅胡之本”的戰略要地。

這朔方也正是在漢朝發展起來,成為軍事堡壘。

這古往今來,中原與草原民族,誰佔據朔方一地,誰就佔據戰略主動。這早已是公認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