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章 再論科舉,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於小鬼子,他們對於我國之技藝不死心吶……”秦風沉吟片刻,道:“也正因為小鬼子的險惡用心,我發現我們在關於科舉一事疏漏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忙問道:“何事?”

“對技藝人才重視不足。”

李世民皺眉道:“朕對技藝人才獨開一科,還不夠重視?”

“不,不,不!我說的重視不是這個。”秦風道:“倭國對我大唐先進技藝垂涎三尺,從您這兒無法獲取後依舊不死心,眼下科舉在即,長安城內彙集天下最出色的技藝人才,而技藝人才大多出自貧寒人家,若倭國人以利誘之,就能輕而易舉的獲得先進之技藝。最可怕的是倭國人非常狠毒邪惡,一旦他們掏空了對方的學識,下一步就會殺人滅口,對於他們而言,滅口好處有二,一、帝國無法查獲盜取技術之人是誰,二、殺了帝國技藝人才,帝國就永遠原地踏步,此消彼長之下帝國的優勢蕩然無存。”

“這是對技術人才方面的疏漏,其次是治國治軍等方面人才的疏漏。”

李世民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一臉陰霾道:“你說得對,技藝方面的人才朕確實疏漏了,可是其他人才的威脅又來自何方?”

“將新科舉譽為斬斷了世家之根之利刃亦不為過,世家或許不敢拿陛下如何,但是,他們可以用無恥下流的陰謀手段除掉考生,沒有了考生,您的科舉設定得再好又有何用?故而,您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既然你想到這點,不知是否有辦法解決?”李世民心底也沒有抱多少希望,總不能一天十二個時辰跟隨吧?只是他們已經聊到這裡,也就隨口問了問。

“好辦法沒有……不過,蠢辦法卻有一個!”秦風心中已有了備案,微微一笑。

李世民起初臉上還顯出一絲的遺憾,但聽到最後卻露出了一絲的期盼:“蠢辦法就蠢辦法,總比沒有辦法的好!”

“將考生的名字、籍貫秘藏起來,長安每天人來人往,在沒有確實物件的前提下,他們總不至於一個一個去詢問!”

李世民想了一會兒,一時半會也沒有好辦法,便說道:“嗯,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你還有其他要說的嗎?”

“科舉的好處無須贅言,我要說的是科舉可能造成的危害。”

李世民難以置通道:“科舉還有危害?”

“有,而且還不小!”

秦風道:“每一次考試,就會產生很多新官員,可是官位有限啊!最終的結果是什麼?是朝廷無官可授!可朝廷又不能失信於天下,怎麼辦?唯一的辦法就是花大量的錢財供他們白吃白喝,長期下去,將會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相信您是深有體會的。”

李世民嘆息道:“你說對了,朕是深受其苦啊!父皇在位時,我大唐存在著嚴重的民少官多的現象,我即位之後就在冗官上動手。免去無意義無價值無能無作為的官員,以振興朝綱朝政。當時我大唐朝堂上的官員大大小小加起來兩千多餘人,這其中職位重複,責任重複,亂七八糟的。沒事也能鬧出事來,有事就相互推卸責任,不但對我大唐的發展毫無意義,反而存著巨大的隱患。我一直認為官在得人,不在員多,裁員裁官,勢在必行。故而,在大家的支援大刀闊斧的精簡官吏,當時,差點就弄得天下大亂。”

冗官冗員、人浮於事是每個朝代都不可避免的事情。面對冗官冗員唯一的方法就是減員,問題也就來了。減員,如何減,減誰?都是讓人頭疼的問題,處理不好便會引發動盪。面對冗官冗員這種現象,大多數的王朝都選擇了聽之任之,以免動搖根本。就是這聽之任之的做法,導致冗官冗員就如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到了真正危害國家的時候,已經無從處理了。

很多弊政其實就如人的身體一樣,有小毛病的時候不注意狠不下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