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1章 李世民的器重,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合適。”言辭之下,頗有考較之意。
秦風想也不想道:“閃電戰!”
“閃電戰?”李世民明白秦風的意思了。
“正如岳父您說的這般,以我國目前的經濟實力,根本無法供養一支長期在外征戰的大軍,一旦陷入戰爭的泥淖,我們想回頭都回頭不了。故而,以對付頡利,最佳的辦法就是戰速決,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辦法,最強的效率。以極短的時間消滅突厥。將突厥覆滅。如此同樣能夠減少戰爭給我們帶來的負擔。所以這一戰,我大唐將會以最強的姿態出擊,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突厥蕩平,以此一戰,達到震懾天下的目的。而閃電戰的特點是速戰速決,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辦法,最強的效率。以極短的時間消滅突厥。將突厥覆滅。如此同樣能夠減少戰爭給我們帶來的負擔。所以這一戰,我大唐將會以最強的姿態出擊,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將突厥蕩平。閃電戰就是奇襲、快襲集中加在一起,將像閃電一樣打擊敵人!可以使敵人在突如其來的威脅之下喪失士氣,從而在第一次巨大的打擊之下就會立即崩潰!”
“閃電戰,這名字不錯,將此戰的特點描繪得恰如其分。我大唐戰將多雲,但論及最拔尖的莫過於李靖、李世績、李孝恭,李道宗、柴紹略為次之。”
李孝恭是唐高祖李淵的堂侄,是一員身經百戰的戰將,滅蕭銑、定江南,大唐南方的半壁江山幾乎是都他打下來的,論起大唐平定天下的軍功,李世民與李孝恭是鐵打不動的第一、第二。
李孝恭非常識得進退,天下太平後有人誣告他謀反,因此被召還京師,頗受有關部門追究盤問,既無證據,便被赦免為宗正卿。賜予實封一千二百戶。歷任涼州都督、晉州刺史。目前任禮部尚書一職,是一個典型的棄武從文得十分徹底的例子。
或許是為了避嫌什麼的,勞苦功高的李孝恭現在是奢侈豪爽,後房歌姬舞女達一百餘人,然而待人寬恕謙讓,沒有驕矜自得之色,故而李淵、李世民都對他十分親待。在結婚的時候,秦風也見過那位傳奇統帥,只不過說句不好聽的話,李孝恭已經廢了。
現在的李孝恭固然有著腰大十圍的感覺,但是那露出來的一身肥肉,以及高高挺起的大肚囊,簡直就跟小鬼子的相撲選手一樣,這樣的李孝恭還上得了戰場才是怪事了。
在李氏宗族中,唯有兩人得到李世民的器重。一個便是李孝恭,另一個是李宗道,李孝恭廢了,皇室裡唯一的帥才就是李道宗了,只不過目前的李道宗,經驗與方面略微欠缺,故而,被李世民譽為二線人才。
對於李世民的分類,秦風笑了,李世民不清楚李道宗的強悍,他可是太清楚這位郡王的厲害了,以他的功績而論,比起打內戰的李孝恭強上百倍不止,他一生參與破劉武周,破王世充,滅******、吐谷渾,徵高句麗等諸多戰役,為唐王朝的統一和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
“孝恭他,唉,不說他了。”李世民也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很惋惜的嘆了一口氣道:“朕的意思是讓柴紹與李道宗聯合這一軍,如果說柴紹用兵正中有奇,那道宗則是一支離弦之箭,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他們二人結合,相得益彰。”
秦風終於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岳父是說,由二位大將軍來負責由南向北的這一路大軍?”
“不錯!”李世民目光灼灼,頷首道:“李靖用兵擅於奇擅襲。長於計謀算計,李世績用兵老練靈活。擅於鑽空子。而道宗則擅長打硬仗且機智不凡,除了他,朕還真沒有適合人選,只不過這一正一奇的搭配,朕也頗為擔憂,畢竟兩人的方式方法是南轅北轍,要是在戰爭中各執己見,那麻煩可就大了。可是朕不得不爾,我大唐猛將甚多,但獨當一面之帥才卻少之又少。”
秦風心頭一動,道:“李君羨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