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0章 可悲的國度,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巨漢只披了一件猩紅的披風,下體圍著一圈看不出什麼皮革的破布。全?12??上下除了胯下要害都裸露在外。一塊塊凸出來的肌肉充滿了無盡的力量;光禿禿的腦袋在陽光的照耀能夠閃著光亮,燈籠大的眼睛充滿了死氣麻木。他的外露的身體上遍佈著傷痕,刀傷箭傷槍手甚至野獸撕咬的傷痕,數也數不清,密密麻麻的交錯在了一處。

現在是入冬時節,關中這裡已經轉涼。可巨漢卻如鐵打鋼鑄的一般。完全感受不到寒冷。

秦風注意到了,巨漢身上的傷疤與眾不同。尋常人身上的傷疤,多為劍傷刀傷,但巨漢身上的傷疤卻全部都是抓傷與咬傷,那是被野獸的利爪與銳齒所傷。發現這一點,巨漢的身份已經呼籲而出了。

他是奴隸,專門斗獸供給貴族取樂的奴隸。

巨漢叫做阿喀琉斯,與希臘神話中的英雄一樣的名字,當然,他並不是神話中的英雄,但是,一身強橫的實力確是實實在在的。

去年,阿喀琉斯不願繼續過著那種生死兩難的生活,開始了他長達一年的生死逃亡,他漫無目的向東逃亡,當他逃到吐谷渾境內的時候,飢寒交迫的病倒了,並讓吐谷渾的天柱王擒獲。吐谷渾王明白阿喀琉斯的能耐後,想到蒸蒸日上的大唐,便心生一計,他親自接見了阿喀琉斯,表示只要能夠在李世民面前宏揚吐谷渾勇士的神勇,則給他自由,甚至還可以任用他為將,讓他成為貴族。

從一開始,吐谷渾就打著為國揚威的心思,鬥獸也並不是吞谷渾的專案,什麼“吐谷渾尚武,以搏虎為最大榮耀”只是胡扯而已。

只是大唐人不太清楚吐谷渾的習俗,毫不知情的也就信了。

而這時,李世民派人將秦風喚了過去,並問道:“小秦愛卿,你可知道吐谷渾這是何意?”中原王朝歷來沒有鬥獸之類的殘酷節日,故而,大家都不理解吐谷渾這是何意,李世民生怕出醜不知,便將深通稀奇古怪的秦風喚來。

秦風想也不想道:“回陛下,若不出意外,吐谷渾應該是表演鬥獸。鬥獸在西方是一項非常殘酷的遊戲,就是以人同野獸相鬥,在鬥獸之前,野獸一般都要餓上幾天,然後,鬥獸士與之徒手相搏。至於鬥獸士的生死,旁觀者根本不會在乎,只因鬥獸士一般都是奴隸,在西方,奴隸的價值比一頭牛一隻羊還不如。那壯漢身上傷痕累累,顯然是經歷無數生死才走到了今天。”

李世民眼中寒光一閃:“朕明白了,吐谷渾是攪局來了。”

他猜得沒錯,吐谷渾的目的正是如此,一是為了揚威,二是為了威懾逐漸崛起的大唐。

“鬥獸存在於西方,根本不是吐谷渾的習俗。”秦風十分自信的下了結論。

吐谷渾是一個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古代國家,西晉時即有之,其皇族本是鮮卑慕容部的一支,經過數百年的繁衍,已與當地藏族同胞一無二致。從地形上看,吐谷渾應該是劃歸三大藏區的安多藏區,秦風下結論的也正是此這一點,因為他可從來沒有聽過藏族同胞有這麼殘酷的節日。

赤手搏虎的戲碼,秦風在小說中聽過,電視上也瞧過,但事實發生在眼前卻有些接受不了。畢竟人與野獸有著本質意義上的不同,心底對於此事有很深的排斥。

“不過已經不重要了,吐谷渾要下朕的馬威,走著瞧。”李世民也是神色一愣。與秦風想法一樣,見野獸與野獸的搏殺,可以承受,但人與野獸生死搏殺表演,在講究仁道的唐朝卻是讓人難以接受的。

有著同樣想法的人遠不僅他們兩個,連秦瓊、尉遲敬德、程咬金這類的猛將也皺起了眉頭,虎熊他們也不是沒有殺過,但大多都是為民除害或者山林中偶遇,這種人與野獸搏殺的表演,他們也是首次遇上。在他們看來,真勇者當投身疆場,為國為民。這種有著一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