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6章 誰為先鋒,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熱議間,朔方都督府以長史的名義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來了頡利與突利大戰的訊息!

眾人精神一振,已經嗅到了大戰即來的氣味!

……

大氣勢磅礴,雕欄砌玉,處處顯示尊榮的大殿,李世民高坐在堂上,接見了送戰報的信使。

李世民與諸臣見到信使,無不一怔,誰也想不到信使竟然是杜如晦次子——臭名遠揚的杜荷。

“陛下,我方情報人員在前方獲悉,頡利與突利在草原上開戰,突利初戰告捷,頡利退逃六十餘里!”杜荷千里奔行,風塵僕僕的將一封奏章高舉在身前。

“快將戰報呈上來!”李世民不怒反喜,神色有些急不可耐!

內侍總管太監從那信使手中拿過奏章,恭敬的拿與李世民御覽。

李世民看完奏章,神色有些陰晴不定,問道:“如此說來頡利是敗了!”

杜荷答道:“回陛下,經我朔方都督府分析,此乃頡利故意為之,目的是讓突利輕敵。”

“哦?”李世民來了興趣,問向秦風道:“可有此事?”

秦風上前一步,對著滿朝文武行了一禮,隨後自信滿滿的對殿上的李世民道:“陛下,臣等分析過,突利即便獲勝,也是一時之勝而已,與頡利相較,突利存在著種種劣勢。”

李世民眯起了眼睛笑著,眼中全是鼓勵。手一抬道:“說來聽聽。”李世民露出饒有興致的模樣。

“臣等認為,突利雖強,實則虛胖而已,終為頡利所敗。臣認為頡利有九個不得不敗的理由。”

這一回,不說李世民,所有人都感興趣的看著秦風。

秦風轉過身來,面對這文武百官,伸出了拳頭揚聲道:“突利部下魚龍混雜,因利而結合,頡利上下一心,此為治之勝;突利戰法單一、是傳統的草原人戰法,而頡利帳下多有背棄我大唐的敗類,這些人品行不佳,然能力出眾,深受頡利信任,在此類人才之謀劃下,頡利用兵靈活,此為智之勝;突利無大戰之經驗,頡利雄霸草原數十載,此為歷之勝;突利屬謀逆之臣,突厥因他而衰弱,恨其者大有人力,頡利有大義在手,是為義之勝;突利外寬內忌,所任唯親戚子弟,頡利用人不分胡漢,且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用人之勝;突利瞻前顧後,頡利雷霆萬均,是為道之勝;突利根基淺薄,掌控不了人心,頡利威望素著,無人違背,此為源之勝;此外,頡利劫掠我中原王朝數十年,與突利相比,還有財之勝。”

秦風回首,向李世民行了一禮,沉聲道:“以前的頡利不可怕,現在的頡利已經迴歸了理性,透過他果斷撤離朔北草原一事即可看出他已經承認他不如我大唐,他避開了我大唐的鋒芒,回到了更北方的草原發展,一旦他打敗了突利,威望將無人可及,到時百鍊成鋼的突厥將經之前更要鋒利萬分,故而,我們不得不小心視之。內戰後,頡利若是戰勝,咱們絕對不能給其**的機會。”

“賢婿分析得十分透徹!朕從來就不相信突利打得敗頡利。”李世民微笑頷首,環視四周一圈,縱聲道:“雖是敵人,可朕不得不承認,頡利可汗對於突厥來說是一位英主,作為北方草原的王者,坐擁數十萬驍勇善戰的突厥騎兵,可謂天下第一勢力,然則,我大唐打的就是英主,唯有把所謂的英主一一打爬,方顯我大唐真風采。”

李世民這一番話說的可是擲地有聲,動人心魄。

朝中絕大部分大臣都讓他說的熱血沸騰,絕大數人不約而同的站立而起,拜道:“大唐威武!”

這些人包括了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魏徵、侯君集、秦瓊、程咬金等等一群重量級的人物。即便是孔穎達也吼得聲嘶力竭、面紅脖子粗。

他們呼喝聲震動了整個太極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