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9章 太上皇,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安太極宮。
忙裡偷閒的李世民正在陪伴鬚髮俱白的太上皇李淵,玄武門之變,李淵目睹了骨肉相殘的人倫慘劇,作為父親的李淵無疑是最痛苦的一個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失去了誰他都會如此,要是今天站在他面前的是李建成,他同樣惱怒。
李淵比起當一個好皇帝,他更加的熱衷與當一個好父親。
皇帝的事情可以交給兩個兒子以及宰相處理,但一個好父親卻必需要親力親為。尤其是嫡系出身的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這三個兒子以及巾幗不讓鬚眉的平陽公主,李淵對他們更是關懷備至,噓寒問暖。
當年,他登基,建立了大唐王朝。
本來依照慣例,偌大的皇宮諸多宮殿只有兩個主人,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太子,但李淵卻因疼愛兒子,將皇宮中的承乾殿給了李世民,武德殿給了李元吉,讓三兄弟分別入主皇宮裡的三個宮殿。本意是希望三個兒子住在一起,能夠相互走動一下,促進一下感情。
李淵能夠在隋末動亂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大唐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固然與歷史上那些英明神武的開國皇帝有些差距,確實也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他最大的毛病是護犢。
但是他的護犢不是沒有緣由的。
對於家人,李淵始終都存著一份愧疚之心。
李淵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排行老四,最小的一個。作為老四,按說唐國公的封號怎麼輪都不會輪到他的身上。但是他有著過人的運氣,或者說是天煞孤星。他的哥哥一個一個在他幼年的時候竟然全部早逝,在他七歲的那年,他老爹也跟著死了。李家的男兒就剩他一個,還是小屁孩的李淵便承襲了唐國公的爵位。
七歲開始,李淵就在亂世中求存,一路磕磕碰碰,到了楊廣即位,受到了楊廣的器重,外放為官。
李家祖宅在河東,李淵在外地為官,也不知是習俗還是規矩,李家上上下下都住在河東老家,只有正牌夫人竇氏與二兒子李世民一直跟在李淵身旁,在外邊赴任。
當時有個規矩,外放官員允許三年返鄉一次,這也就是說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李智雲這些住在河東老家的兒女每三年才能見上親生父母一面。
李建成比老二李世民要大上足足十歲,又是家中長子,早已成家立業,沒有多少影響,李玄霸是個病秧子死得早也是一樣,但是李元吉、李智雲等人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年紀小小的他們有父親跟沒父親沒啥子區別。
後來李淵官拜太原留守,天下大亂,決議起兵,暗中通知李建成讓他領著家人放棄河東,潛回太原。但不知為何訊息走漏,隋兵大舉壓境。李家祖居逃出來的只有李建成、李元吉兩人。
李淵的五子李智雲以及李建成的妻子子女也就是李淵的孫子孫女兒媳都慘死在了官兵的刀下。
五子李智雲,李淵這輩子就與他相聚過兩次,一次剛出生的時候,一次三歲那年,最小的那個孫子,他更是連面都沒有見到。
李淵也因此受到了內心的譴責,對於剩餘而子女萬分寵愛。
他把幾個兒子全部安排在皇宮,是在想念兒子的時候,也容易見到。由此足可見李淵拳拳父愛之心。只可惜到了後來,幾近兵戎相見的時候,近在咫尺的三兄弟個個出入護衛成群,相互之間防如虎豹,徹底的辜負了李淵的心意。
只是,可憐的愛子心切的李淵根本沒有察覺自己最為欣賞器重的兩個兒子已經受到了彼此的威脅,開始安聚實力了,並因為自己的過分縱容,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餘地。
李淵不知道,在他面前的兄友弟恭都是假裝的。
每一次,兄弟二人肩並著肩一起辭別李淵。每當如此,李淵總是一個人樂在那裡自鳴得意,錯誤的以為自己一家子逃脫了歷史的怪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