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章 英才計劃,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官半職是何等困難的事情,如此一來,願意從軍的越來越少,朝中文官越來越多,長此以往下去,便會照成朝中無戰將的局面。

中原王朝在這種惡性迴圈的時候,位於周邊附近的異族,他們卻因為弱肉強食的環境,不斷的征戰,使得戰鬥力越來越強,最終造成敵盛我衰,外寇入侵的局面。這是封建社會,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避免的。

如今的唐朝還時時擴張都造成如此局面,可以想象萬一遠離戰爭,會是一番什麼樣的局面。

歷史上有一個典型的例子,宋朝。宋朝可謂封建社會之最,經濟繁榮,無可匹敵,但自從與遼國與西夏結盟以後,雙方沒有了戰事,大宋禁軍之無能,已經到了髮指的地步了。

秦風心中暗歎:李世民果然不愧是一代明君,卓越的見識已經意識到唐朝將領後繼力量不足。如今大唐的軍事是天下無敵,可二三十年之後,能夠依仗的人卻寥寥可數了。

也是因為將領後繼力量不足,李治一朝,大唐已經出現了能與帝國叫板的敵人,隨後幾代更是如此。

形勢確實堪憂,也難怪李世民有這種感慨和憂慮了。

秦風心頭一動,道:“有天賦的人大有所在,就像房遺愛明明是武人的好料子,卻給父輩白白糟蹋了那份天資。房相為何如此?第一,是怕自己的兒子命喪沙場,第二、天下一統、威震四鄰後的大唐無戰爭可打,沒戰爭,以軍功升遷的機會就會變得很少。如此下去,確實沒有可戰之將了。因為人人都去讀書去了。”

李世民沒有說話,只是一臉沉重的樣子。

秦風又道:“高手出自民間,既然武將世家無法打造武將,為何不在民間去挑選呢?自古高人在民間,他們缺少的是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如果沒有一個展現自己能力的平臺,他們將在百萬大軍中默默無聞,也許一輩子都只能在普通士兵中錯過了一身的軍事才華,即便最終脫穎而出,恐怕已經老得不能再老了,升遷上來後,他的價值已經沒有了,國家要做的是在他有價值的時候發現並重用。那麼,怎麼去發現人才呢?對此,我倒是知道一個很好的辦法。”

“什麼辦法?”李世民驚喜交集,他只不過說說而已,也希望秦風給人出主意,只是,希望並不大。因為有史以來,歷代王朝都沒有解決這個難題的根本性政策,卻萬想不到秦風短短時間內就有辦法了。李世民又如何不驚,如何不喜?

“科舉給國家選拔治國人才,為什麼不來一個武舉呢?設武舉,可以分兩大板塊去考核,第一板塊,考個人勇武,第二板塊,專考軍事素養,畢竟自古以來,以文為帥的人多不數勝,像東漢末年的盧植,就是以儒為帥,如果用武將的全部標準去要求他,他肯定是不透過的,但是,他確確實實有很高的軍事水準,錯過了,就會浪費一個軍事上的天才。近的咱們就拿房遺愛來說吧,如果考他兵法,他絕對被淘汰掉,可他是員衝鋒陷陣的猛將。我認為無論文武,應該分門別去選人才。有些人不通文墨、不懂詩詞歌賦,可他確確實實是人才,魯班、馬均的文筆如何誰也不知,可他們確實是人才,如果用現有的科舉去要求他們,他們也許一輩子都沒資格參與,更不要說什麼拿狀元了,所以,我建議除了開設文武科舉,還要有針對各行各業的考試,只有如此,才不會錯過任何一個行業的任何一個人才。”

“好辦法!”李世民興奮的在案頭上重重一拍,虎目特別明亮:“如此一來,天才英才皆為我大唐所用,可使朝中人才濟濟,人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技藝百業,各種各樣的人才我們都需要。有了這些人才,馬的種性更好,造出的武器威力更大,刀劍更加鋒利。糧食更多,多得吃不完,只能用來養家畜,百姓就有肉吃了,人人吃肉,身強體壯,打仗就有力。

培養更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