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李世民的愛護,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覆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乾數月。然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一丈八尺(漢尺,相當一丈四),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幹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
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桿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馬槊,輕、韌、結實而不失柔軟,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馬槊可剛可柔,最是適合各種武技了。只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極為昂貴。
李世民道:“這馬槊有馬槊的獨門技巧,與槍法卻是不同。”
“槊法我是不會的。不過……”秦風語氣一轉,道:“可是如果在槊杆裝上槍刃呢?它,還是槍。”
李世民恍然大悟:“你是想要槊杆吧?”
“秦家槍氣象森嚴、石破天驚,便似千軍萬馬賓士而來,長槍大戟,黃沙千里;槍法雖妙,卻不適合我。”
秦瓊的武勇不必說,史書上有過這麼一段記載“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命,躍馬負槍而進,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
單槍匹馬與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這份能耐在正史上找不出幾個人來。
秦瓊就做到了,但秦瓊的武藝有個特點。重攻不重守,不論是槍法還是鐧法,招招連環有攻無守,殺到興頭上更是完全無視自身的防護。以至於經常會受到流矢以及各種各樣始料未及的小傷害。
秦瓊本就勇悍。佔著身強體壯不將這些小傷放在眼裡,輕傷絕不下火線。可偏偏他體魄驚人,尋常的傷休養個一兩天就能活蹦亂跳的,也沒有將這些小傷放在心上。卻不知每受一處傷都能給自己的身體新增一點負擔形成舊患,藏在身體的某處地方。他體格健壯,這點舊患察覺不出來,也給他造成不了任何傷害。當上了一定的年紀,抵抗力下降,這些舊患就會接二連三的發作,蠶食受害者的身體。
秦瓊也是因為如此,在幫助李世民取得天下之後經常生病,也參透也緣由,感慨道:“我戎馬一生,大小戰鬥二百餘陣,屢受重傷,前後流的血能有幾斛多,怎麼會不生病!”
想必秦瓊在這個時候也會後悔當年的年少輕狂,只是世上沒有後悔藥吃。
秦風既然知道這點就不會再讓此事發生,自從上次秦瓊無故昏迷,現在都用服用秦風調配的藥湯,雖未痊癒,病情卻也有所緩解。也正因為有了自己這個活生生的案例,秦瓊在傳授秦氏兄弟槍法時,風格大變,不再是以前以命搏命的打法。
李世民毫不猶豫道:“這個沒問題。”
“槍刃用寒鐵、玄鐵最好。當然,讓匠作坊給我再給我製作幾十把寒鐵、玄鐵飛刀我就更加滿意了。”
寧惹閻羅王,莫遇唐門郎。
唐門子弟稱雄天下,最大的依仗就是暗器、毒藥。
毒藥,不便公諸於世,秦風自己也能調配;上好的暗器,非得能工巧匠經手不可,皇宮裡匠作坊最不缺少的就是巧匠了。
“上等槊杆就有現成的,寒鐵、玄鐵應該也有一些。你畫個圖紙給朕即可。”
秦風也不客氣,隨手就畫出了自己理想中的飛刀,至於槍刃也順手畫了,他的槍刃與時下槍刃一樣是一尺三寸,左右還含有細細的血槽,有著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