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想君之所想,解君之所憂,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源不斷的青壯人口等眾多優勢,耗死那些王八蛋。
“軍政分離如何解釋又有何用?”秦風的一通介紹,給李世民開啟了一扇全新的門戶,使得李世民神情十分亢奮,神態更是變化莫測。
“軍政分離是我針對不臣之心而想起的預防措施。”
“高,實在太高明瞭。”李世民喜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支軍隊哪怕再強、再多,一旦沒有了糧草,幾天時間就會自行崩潰。軍政分開後各不相干、各行其道,軍隊的供養全部由朝廷來發放。一來可以杜斷不臣之心,二來也可讓將軍們全心全意的訓練士兵,妙,實在太妙了。”
“李叔叔英明神武,小子佩服!”秦風也稍稍的拍了拍李世民的馬匹,笑道:“這就是軍隊分離的好處,除了預防、杜絕不臣之心,還能避免軍政勾結、為禍一方。接下來,就要說到宣傳部了,宣傳部是對軍隊的一個補充,宣傳部沒有任何干涉軍隊的權力,其作用是在士兵中間宣傳忠君愛國的思想,給士兵們灌輸有國才有家的教育,比如說,北方的軍隊裡的宣傳員,可以向士兵訴說突厥人給中原造成的危害,以此來激發士兵們對突厥人的敵視,以此來激發大家同仇敵愾,也可以讓深受其害計程車兵做‘憶苦思甜’的發言,講述前朝時期是怎樣怎樣的苦,講述突厥人南下時是如何如何的兇殘,然後再說現在是怎樣的好,緊接著,又講講現在的好又是誰給予的,以此來激發大家感恩、珍惜之心,畢竟,真人真事才更加容易讓人感動不是嗎?”
“妙,妙,妙,妙,妙!”李世民連道五個“妙”字,在書房中連走了幾個圈子,興奮道:“如此一來,心懷感恩計程車兵為了守護來之不易的安寧,還不是個個拼命作戰?”
李世民像打仗似的握起了拳頭。
這不是打仗,但軍政改革這確確實實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不同於秦風這個策劃者,作為真正實施的人物,李世民面對的是一群目光短淺的老頑固。
“最後,就是關於主管軍隊政務的部門的作用與存在的必要性了。”
秦風是軍人出身,對於政委制度的種種好處瞭然於胸,政委制度是共和國開國大帝結合古今中外創造出來的適合中華國情、文化文明的一種獨有的制度,其先進自然不言而喻。
政委制度有三大特點。
一,雙長制,而且其最最重要的核心便是:政委對軍事行動擁有最後的決定權。一句話說,是政委掌握軍隊,而不是具體作戰將領控制軍隊。
二,分軍為二,合二為一。將全軍分為政委和軍事兩部分,兩者雖同屬軍伍,但是各自體系分明。官職晉升,亦絕不會混淆。然而全軍作戰時,雙方卻又是混為一體。職責上互動不離。一句說,政委和軍事編制,似分似不分,其實已分。
三,支部建到連上。在蔣校長曆次圍剿中,大帝為保證軍隊戰而不潰。提出兩個重要概念:一,軍隊黨員和非黨員要改編為雙方各為一半。即平均兩人之中,必須有一個黨員;二,設定軍委、團委、營委、連支部四級,而且連有支部,班有組,從基層抓住士兵之心。
正是這樣的政委制度,大帝才能夠在艱難困境中支撐下來,更能在抗戰以後,以泰山壓頂之勢,橫掃大陸。
而且,政委制度看似色彩鮮明。其實中心思想亦是融合中國古代監軍制度。譬如雙長制,漢世亦有一軍雙將,一將作戰,一將負責大局排程。譬如分軍為二,宋世亦有過這種政策,單設一部門,專門服務於監軍排程大軍。譬如支部建到連上,明世亦有過這種政策,衛兵治所分佈天下。當然,歷史上那些原型,都比不過政委制度目的明確、責任分明。
經秦風詳細解說,這種跨越千年的制度頓時像一道彩虹,把李世民這千古一帝驚豔住了。
李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