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章 魏徵的瘋狂,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半天,李靖才苦笑道:“賢侄,這種手段未免太傷天和了吧。”
“伯伯此言差矣,兵者,詭道也,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仁義、天和那都是宋襄公這傻蛋才會乾的事情。武器存在的目的是殺人,毒藥同樣如此,兩者之間,目的相同,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遇到善於詭辯的秦風,李靖根不上節奏了。
“不費一兵一卒、一糧一草就讓突厥大軍不戰而亂,賢侄此法卻是大妙!唉,這麼好的辦法,我怎麼就想不到呢?”眾人嚇了一跳,迎聲望去,一個個都呆住了。
誰也想不到贊同秦風的人竟然是最不可能贊同的人——他竟然是魏徵!
難以置信!
包括李世民在內,一個個都潛意識的猛擦雙眼,不過,再看的時候,他們終於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說這話的的的確確是魏徵。魏徵長得並不帥,可以說的上是難看。史書上也記載他狀貌不逾中人,連一般人都比不上。但他此刻揮激揚,厲聲大喝,別有氣勢,很有憤青那無畏無懼的感覺。
李世民道:“那依照魏愛卿之見,是同意雲霄之策了?”
“當然!”魏徵毫不猶豫的道:“突厥人這些年殺我漢人還少嗎?對這等兇殘之徒就該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李世民砰然心動,可他畢竟是一國之君,如果真要按照他們二人的意見行事,大唐還有什麼顏面可言:“傷人眾多,太傷天和了。我大唐向來講究仁義道德……”李世民也算是以彼之道攻及彼身了,以前,他可沒少被魏徵用“仁義道德”給卡住。
魏徵牛眼一瞪,問道:“皇上廝殺半生,死在您手裡的人還少嗎?還有叔寶,殺的人沒有一千,也有數百,也不見得有什麼天譴來著,再說了,仁義道德值錢嗎?”
“……”
秦風大讚。
眾人一陣議論,這種殺法對於某些人還是有些牴觸的。
秦風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魏徵給他的印象是迂腐、膽大出奇,膽子大到睡夢中都殺了一條孽龍。對魏徵秦風談不上好感惡感,現在好感卻是大生,想不到身為文人的魏徵竟然有這種殺氣。
其實羅士信想不到的還有很多,這魏徵可不是善男信女:歷史上的魏徵當初在李靖、他、李世績滅突厥之後,魏徵就很霸氣的給李世民上疏,在文中寫了一大推道理,當其中的關鍵就是幾個字“突厥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敗者也。此是上天剿絕,宗廟神武,且其世寇中國,百姓冤讎。”
意思很簡單就是突厥人面獸心,留之必有禍患,應該將他們盡數殺絕,種族屠殺。
這殺伐果敢的李世民都讓魏徵給嚇到了。魏徵在種族這方面就如21世紀青年一樣,偏激、愛國,推崇漢人至高無上論。
“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友誼。晉朝時期沒有講仁義嗎?最終還不是發生了五胡亂的歷史慘案。仁義道德是對大唐百姓的,對於異族虎狼,講那麼多仁義道德有個屁用!仁義道德能夠讓異族歸順我大唐?仁義道德能夠讓我大唐四方來賀?我大唐之所以強盛,靠的是實力,靠的是將士用命,而不是什麼狗屁的仁義道德。打鐵還需自身硬,只要我們大唐強大了,友誼就會有,弱小了,絕對是那些所謂的盟友屠宰的物件。”
秦風的這番話可謂鏘鏘有力,擲地有聲,一字一句,說的是慷慨激揚。只把大家說得一愣一愣的。
見話題越扯越遠,房玄齡趕忙出來打了一個圓場,道:“賢侄說得好,治國重利,那些什麼仁義道德就該把他拋棄,只是現在討論的是戰爭,跑題了吧!”
秦風、魏徵得房玄齡提醒,也不在此事糾纏。
“此事容後再議,哼!魏愛卿,以後可別再給朕說什麼仁義道德了,今天你自己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