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章 劍走偏鋒、力挽狂瀾,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顯然,李靖、李績、秦瓊、程咬金、尉遲恭、侯君集等人沒有具備說服魏徵的口才與見解。
“見過父皇,各位大人。”李承乾的到來,適時的化解了眼前的僵局。
李世民示意李承乾就坐,無可奈何的說道:“大唐國力底子薄,是我們致命硬傷,短時間內無法改變。”
魏徵道:“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唯一的做法只有臥薪嚐膽。”
“那怎麼行?”程咬金急得直跳腳,人生能有幾個十年,十年後的自己也許死了呢。十年時間,絕對不是武將們所能浪費的光陰。
秦風出聲道:“確實不行。”
迎著一眾目光,秦風道:“突厥南下已經迫在眉睫,想回避也迴避不了,戰與不戰不是我們說了算。魏伯伯,是不是這個理?”
魏徵點頭道:“確實如此。”
“那麼擺在我們眼前的只有三條路可走:要麼畏縮要麼投降要麼迎戰。我們可以選擇畏縮,甚至遷都都行,可是,這一退,天下人會怎麼看待這個朝廷?對於軟弱無能、怯懦膽小的朝廷百姓又怎麼可能有歸屬?這樣的朝廷又如何能夠阻止高麗、吐蕃、吐谷渾、南詔擴張的野心?現在大唐的敵人只有一個突厥,一旦退縮,大唐以後面臨的絕對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要知道這個世道里雪中送炭者少,落井下石的可不少呢。頡利可恨,但我們不能否認他的能耐,而且他手下也有一群前朝的人才,他一旦聽從這些漢奸的建議,大力整合內部,打造出一個鐵桶般的突厥,大唐想獲勝就更加困難了。”
秦風臉色一正,厲聲喝道:“投降就不說了,一介蠻夷有何資格讓我****上國臣服!我泱泱大唐不惹事,但絕不怕事,突厥實在欺我大唐過甚。欺我大唐,有如折我父母,頡利想戰,那便戰。”
秦風這一番話說的可是擲地有聲,動人心魄。
絕大部分人都讓他說的熱血沸騰,絕大數人不約而同的站立而起,拜道:“頡利想戰,那便戰。!”
這些人包括了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侯君集、李靖、李績、秦瓊、程咬金等等一群重量級的人物。
他們呼喝聲震動了整個御書房。
即便是反對戰爭的魏徵眼中也露出一絲讚許:秦風越過他佈下的**陣,直接跳過大唐國情,直指問題的核心,明明白白的告訴大家戰爭的主動權不在大唐之手,你不戰也得戰,除非你想投降。
李世民“哈哈”大笑了起來:“雲霄言之有理啊!魏卿家,你還有何話可說?”
魏徵怔了怔,張了張嘴,無可奈何道:“臣無話可說!”
李世民見魏徵吃癟,心情竟然格外暢快,看來這位大唐皇帝平時確實沒少受這頭倔牛的氣。
李世民昨夜幾乎一宿沒睡,為了今日這一戰,他調動了文學館的十八學士,徹夜商討,想要搬回昨日的劣勢。他在朝會開始前,腦海中擬算了各種各樣的情況,從未想過真正的轉折點會在羅士信身上,而且他一人就說服了李建成做到了他們一群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秦風如此一說,聰明的大臣頓時恍然大悟,紛紛暗罵魏徵無恥狡猾。
大唐國力不足是魏徵派最有力的武器,也是無法逾越偽命題,當他丟擲這個命題的時候,已立不敗之地,而大家卻傻乎乎的讓他牽著鼻子走。
李世民自接到前方情報以來,幾乎就沒睡一宿好覺,為了說服魏徵為首的主和派而憂心忡忡,本以為今天的小會又是以程咬金的破口大罵而告終,根本就沒有想過真正的轉折點會在秦風的身上,而且他一人就做到了他們一群人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劍走偏鋒,想著他人想不到的事情,知道他人不知道的東西。
一人之力,力挽狂瀾!
這就是秦風,一個年歲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