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章 盅毒傳說,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苗疆處天地之南,一年四季酷熱難當,故而衣著簡單,很多人卻誤認為她們放蕩,那是因為他們不瞭解苗人的文化,苗疆文化與中原一樣源遠流長,他們的始祖是被黃帝趕出中原的魔帝蚩尤,苗人裙襬上都繡著三條線,三條線分別是指河水、長江、烏江,以紀念先祖千辛萬苦、不辭艱辛跨過三條大河而到那裡安家落戶的意思。他們紀念先人的方始與我們不同,用他們的說法就是把祖先的功過往經歷繡在自己的身上,以示不忘祖先。至於說他們野蠻不通文化就更說不過去了。你想啊!三國時期,苗疆歸於蜀國,是諸葛孔明大力開發的地方,孔明為了從精神上控制苗疆,不斷的興建漢學,讓苗疆的孩子和漢家子弟一起學習漢文化,所以說,他們的文化水平並不會太弱,他們言行直爽,比我漢人更加註重承諾,他們和漢人不同的地方就是說話直接,喜歡玩鬧,很多時候會讓人誤解而已。苗疆的苗藥效果奇佳,絲毫不弱於中原。”
說到苗疆,秦風是濤濤不絕。
前世他非常喜歡默山秀水,因為在高度工業化的時代,那裡由於地形偏僻險要、無礦產資源,使得當地是全國唯一能夠保持著自然風光、青山綠水的地方。
前輩子的時候,他的一個戰友和他一樣來自貴州,他和那個戰友為了給老家的祖先證明清白,愣是搞到一些苗族的典籍,透過翻譯,大家才弄明瞭事實的真相。
那個戰友,平時沉默寡言,和打成一片的戰友們相比,顯得格格不入,但是,他用自己的生命贏得所有的尊敬,在一次執行任務的時候,他用自己的犧牲換取了戰友們的生,對於這樣的人,秦風十分尊敬,出於對戰友的懷念,故而有了這麼一大堆解釋。
“因為苗疆的環境惡劣、猛獸出沒,當地的百姓不分男女,都有著強健的體魄,剛強的意志,那裡的男人與北方遊牧民族一樣,爭強好勝、好勇鬥狠,他們的節日慶典與北方遊牧民族一樣,就是比勇猛,故而,那裡的男性從小就被父母長輩培養起來。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征服南中後,利用當地少數民族兵源,建立了一支勁旅,名叫無當飛軍,無當飛軍身披鐵甲,能翻山越嶺,善於使用弓弩和毒箭,因為有兵械扎馬釘和弩箭及地利把握力,非常精於防守作戰。中原人害怕的窮山惡水,到他們手中則是天然的樂園,具我所知,高麗的地形地貌與苗疆極度相似,不利大軍展開作集團戰,楊廣三徵高麗,貌似就是讓高麗的地形給拖死的。”
“你是說……”李世民眼睛一閃一閃的,到這兒,他已經完全明白秦風的意思了。
秦風笑道:“您想的沒錯,中原地勢平坦,士兵不適應在惡劣的環境作戰,那我們何不學學諸葛孔明,建立一支由苗人組成的專門用來對付高麗的勁旅呢?”
李世民笑道:“自古以來,苗疆不服王化,並以村落、寨子的方式對抗朝廷,朕認為他們不服王化的原因有三,其一,是漢族官員不瞭解他們的特性,對他們的習俗信仰加以鄙視並妄加指責,這種行徑要是放在中原,那就是侮辱人的先祖,也難怪人家反抗了;其二、是歷朝歷代沒有將他們當作自己人而加以防備、加以欺壓,吃過太多的虧,故而苗疆人對漢人及中原王朝懷有很深的戒備;其三、是歷朝歷代的官員沒有給他們帶去實實在在的改變,故而,對王朝的更迭他們毫不在意。你說到無當飛軍,朕也想起來了,蜀漢後期的兵源全部來自苗疆,鄧艾進蜀時,蜀漢人心惶惶,各自考慮出路,唯有姜維率領的那支軍隊戰鬥到最後的一兵一卒,可以說,他們一旦認可了某個人,某個政權,就會用生命去戰鬥到最後一刻。那如何獲取他們的忠誠呢?縱觀諸葛孔明的作為,無外乎三點,首先尊重,尊重他們的習俗信仰;其次是認同,認同他們是其中之一;再次是一視同仁,讓他們感受到一模一樣的政令。人的信仰可以不同文化可以不同語言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