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總結,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朝歷代總有些人綁架著道義去指責別人,同樣,對於別人寫的小說,也有那麼一小撮稱之為“人”的傢伙,對別人妄加指責。勸告想要一一對證的“人”去看《新唐書》《舊唐書》《唐史》什麼的,別在這嘰嘰歪歪的。

不看滾蛋,老子不缺你的點選與收藏。

我愛怎麼寫就怎麼寫,關你卵事。

有種你去指責隋末的書,那些個文臣武將在歷史上效力過那些突如其來的主角嗎?

真是不知理喻

虛偽之徒無恥之尤,一邊看人家的小說,一邊大放狗屁。

與前幾章的李綱有何區別?

發現一個放屁的我禁言一個。

……………………

秦風環視朝廷,但凡與他目光相觸,那些準備說他道德缺失的官員,一個都躲閃的地縮下了腦袋。秦風這樣的瘋子膽敢在李世民面前動刀子,把他惹毛了,誰也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來。

秦風環顧一圈,揚聲道:“仁義道德、忠孝禮義是先輩、祖宗留下來的瑰寶,是我們民族的根源,正因為如此才造就我們壯麗的文明。”

眾人哭笑不得!這不是自己打臉嗎?

“可我們施予仁義道德之時,要看面對的是什麼人、什麼事。小錯小過,可以原諒。面對大惡,只有一個字——殺!以殺而警示他人。道歉有用的話,律法、刑部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秦風又道:“此之一戰,讓我明白了一件事。”

大生知己之心的魏徵配合著問:“秦將軍,你明白了什麼事?”

“突厥沒有平民百姓,只有軍隊。”

“噝……”頓時,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這尊殺神莫非是想把突厥殺個乾淨不成?

秦風沒有理會大家的種種眼神,對李業詡道:“業詡!解開你的衣衫!”

“遵命!”李業詡明白秦風的意思,露出了胸口上那一道長長的紅線。那一刀,他躲避及時,卻也傷到了面板。

秦風拉著李業詡,在文武百官中亮了一圈。

“這是突厥彎刀造成的傷痕,長一尺三寸,要是再深三分,業詡就永遠倒在草原上了,成為烈士了。”

看了大家一眼,秦風又道:“你們萬萬沒有想到吧!砍這一刀的是一個孩子,一個幾歲大小的突厥人家的孩子。”

李業詡羞愧道:“面對突厥士兵的時候,我絲毫無損;這一刀被一個我認為沒有威脅的孩子所砍傷。若非反應敏捷,我早就死了。而我新…不,虎賁軍犧牲的將士,大多是死在所謂的百姓手裡。”

示意李業詡穿上衣服,秦風道:“如果業詡是領軍大將,如果犧牲了,那麼,我們虎賁軍全軍在沒有首領之下,將會喪命於大草原,這其中,又有多少個家庭被破滅呢?我不管你們怎麼想,怎麼看待我秦風。但是,在保證我屬下兄弟的性命安全的前提下,對敵人,我不介意大開殺戮。以後,在我不犯國法的情況下,誰敢拿維護敵人的仁義道德對我說三道四,別怪我上演今天的一幕。當然,如果我秦風做對不起大唐百姓的事情,你們儘管罵,讓我秦風下跪我也認。”

“哈哈,秦將軍的話是難聽,道理卻人盡皆知。作為大唐的將軍,自然為我大唐利益與百姓著想,對於這種殺我百姓的草原異族,若說什麼仁義道德的話,與背叛國家有何區別。此役若有我領兵,結果亦是如此,要他們血債血償。”

大笑之人,正是李承乾:“聖人先人留下的東西也要看對什麼人什麼時候,當遵守的時候自然遵守。對於一群不講道義的異民族,更他們說仁義,與宋襄公有何區別?”

一句“話是難聽,道理卻人盡皆知”恰到好處、妙至巔峰,李承乾這句話掩飾了秦風大鬧朝堂的罪名。大家都是明白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