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章 戰略縱深,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坐!”

御書房內,李世民高居首位批閱奏摺,頭都不抬的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字。過兩天秦風就走馬上任,作為為挺秦風的人物,怎麼也得了解秦風的想法不是嗎?

半個時辰後,李世民總算把一堆奏摺批閱完畢,這其間,也時不時的留意秦風,見他穩坐如山、沉靜自若、不焦不躁,李世民暗自點頭。

冷落秦風是故意的,也是李世民對秦風的一次考驗。

李世民對秦風寄予厚望,希望他成為李靖、李績一樣的統帥,而不是秦瓊、程咬金、尉遲恭這種衝鋒陷陣的猛將。猛將,大唐從來不缺。

優秀的統帥要有一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心,如果秦風坐立不安,李世民還真要大失所望了。

李世民突然問道:“你認為我大唐最大的優勢是什麼嗎?”

秦風道:“大唐的優勢在於土地遼闊,人口眾多,錢糧不計其數。”

這是人盡皆知之事,毫無新意。

李世民不置可否。

“這是我大唐沒有失敗的理由,卻不是獲勝的關鍵。”不待李世民發問,繼續道:“咱們先做最壞的打算吧。”

“‘孫子兵法有云:夫未戰而妙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妙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遠處乎?’你未算勝,而先慮,是否太過悲觀?”李世民皺眉道。

“先賢告訴我們,算得多,想得多,沒有壞處,如果我們只著眼於眼前,而不考慮後事,萬一戰局不利,豈不是手慌腳亂?”秦風反駁道。

李世民道:“好吧!那你說說你的看法。”

“這是最壞的打算。”

秦風笑了笑,道:“也是絕對不會出現的結果,之所以這麼說,我是分析一下土地遼闊、人口眾多、錢糧如山的好處。”

“土地遼闊、人口眾多、錢糧如山表示我大唐後繼有力。”

李世民雙眼一亮,道:“朕好像有點明白你的意思了。你繼續。”

“如果戰局敗壞,我認為最終勝利的還是我大唐。”這是論點,也是抗日戰爭證明了的結果,也是不可否認的結果,必須得堅持。

“那種情況之下,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敵進我退;這個階段或許會持續一兩年,我們且戰且退,利用遼闊的土地,用空間換時間,在後方儲備物質,為將來的反攻做好準備。第二階段,就是我大唐和突厥在戰場上達到一個戰略平衡,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突厥人需要消失佔領我們的國土,我們也需要休生養息,以達到訓兵、儲備糧草的目的,一旦突厥無法在大唐戰場上獲得徹底的勝利,那麼,他們內部就會矛盾叢生。因為突厥不是一個部落,軍隊也不是控制在頡利一人的手裡,一旦分贓不均,桀驁不馴的突厥人自己就會大打出手。突厥人素來貪婪,我們在這個時候可以用利誘等手段分裂其內部,讓其不能上下一心,最終,突厥將會陷入無盡的內亂之中……”

李世民虎的站了起來,眼睛裡閃爍了一種濃濃的震驚,秦風的大局觀完全超過了他的年齡界限,他在這個年齡階段,絕對沒有這種的眼界和遠見。

自渭水之盟後,奮發圖強的李世民一直在為未來的戰爭而準備、積蓄著。他信心十足,覺得戰爭一定是以大唐獲勝而終,其信心的源泉正是大唐遼闊的戰略縱深,以及龐大的人口基數與如山糧草。

秦風一番話,與這位偉大的戰略家不謀而合。只是,在語言組織能力方面,羅通更加通俗易懂而已。

剎那間,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李世民,一顆心砰砰直跳,他發現自己已經有理由也能夠說服朝堂上的那些老頑固了。

“第三個階段,就是戰略反攻,任何侵略者都是不得人心的,歷史早已證明,異族善搶而不會治國,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