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詩會、鬧劇,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我本人最不喜歡的就是詩詞歌賦。”
眾人又是為之一怔:你不喜歡,幹嘛還把梅花寫絕?
“詩詞歌賦既不能定國興邦,也不能保家衛小道也,娛以情趣尚可,小道也。作為時代青年,未來的舵手,更應該關注哪裡鬧水災,哪裡有兵災;更應該想著怎麼去鋒利兵器、堅強鎧甲、溫飽饑民……而不是把大好光陰浪費在這無國無利的小道之上。”
“最後,贈與大家一句話‘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此番話暗指他們浪費光陰,本是忠言逆耳,但卻引起了大眾心中不忿,有些人想要反駁,但卻不知如何開口。他們實在無力作出比秦風更好的詩句了。
長孫衝哼聲道:“秦風,你才華卻有一些,但我覺得你恃才傲物、不堪造就、不通文墨、有辱斯文。據我所知,你喜歡搞一些奇技yin巧,看似有用,實則是誤人之道。你不讀聖賢書,卻喜歡奇技yin巧之術,這此與販夫走卒何異?”
一番話說得不少人紛紛低頭,也有些人高聲讚歎。徐慧也不覺露出深思的表情。
長樂公主這時卻漲紅了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根深蒂固,上智下愚是天經地義的道理。但她豈能容忍長孫衝將自己的心上人說成販夫走卒?當即道:“長孫衝你算什麼人,說這種藐視聖人的混賬話!伏曦造琴瑟,芒作綱,芒氏作羅,女媧作笙簧,奇技yin巧,若為無用,則伏曦、女媧、黃帝、舜、禹等古之聖人,為何皆有志於此?此非奇技yin巧,乃是聖人之事,今者以為此等事不過小人之學,君子鄙之,正是今之不如古。古之君子,於經典之外,騎射博物、天文算術之學,無所不通,何以是販夫走卒之道?在你的眼中莫不是連伏曦、女媧、黃帝、舜、禹等先賢聖人都是販夫走卒?”
長樂公主這一番話,端是厲害,字字犀利,只差沒有指著長孫衝的鼻子痛罵了。
李世民等高高在上的人物哭笑不得,好好的一個詩會竟然被搞成這樣子,實在出乎意料。
這些老狐狸儘管認同秦風與長樂公主的說辭,可卻也沒有出言制止,反而成了旁觀者,津津有味的當起了看客,對他們而言,這種辯論比起以文會友有意思多了。
聽了長樂公主毫不顧慮的袒護,長孫衝氣得臉色陣青陣白,無言以對。
秦風見長樂公主為自己說話,也沒有無動於衷,於是開口道:“一口一個聖賢書,你可知道聖人言‘民無高低貴賤,皆有所用。’的意思,我今天告訴你,無論是高官權貴還是販夫走卒都有所長。若沒有販夫走卒,我問一下各位,你們從何處買生活用品?江南不生產鐵,難道要讓工匠造一把鋤頭跑到北方去賣鐵嘛?江南不盛產牲口,若無販夫走卒,百姓從哪裡購買牛羊,沒有牛羊又哪裡能夠耕種田地,沒有田地,你們又吃什麼?還有奇技yin巧,世間有哪件事情離得開奇技yin巧。你們身上穿得衣服是奇技yin巧,你們用的紙是奇技yin巧,你們用得筆墨也是奇技yin巧,說的倒是好聽‘奇技yin巧,誤人之道’,既然是誤人之道,那你們為什麼要厚著臉皮在用,為什麼不燒掉你們所有的書本,脫下你們所有的衣服歸隱深山,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去吧。沒有人強迫你們用奇技yin巧,更沒有人求著你們用。像你這種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不智、不勇、不感恩的人活著就是浪費國家的糧食,換成是我,還不如一頭撞死算了。”
雖然秦風已經融入了大唐,已經成為了一個大唐子民,但一些粗口卻怎麼也改不了,尤其是跟人講道理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損對方兩句。
眾才子譁然,古人最重視禮貌,類似秦風這種公然開罵的行徑並不多見,但他們卻隱隱約約覺得,秦風口頭雖粗,話裡卻有些清晰的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