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 箭道,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聲脆鳴,第一箭恰到好處的射在了之前第三箭的尾部,第二箭又是射在第前一箭的尾部,此之三箭,與之前三箭,又是併成一線。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秦風毫不停留,出手又是三箭。

“九星連環!”

謝映登面露狂喜——“真神箭也!”

秦風哈哈大笑著,縱馬追擊九隻利箭。

在這過程中,又是連發九箭。

這九箭,分別撞落之前九箭的箭矢——

“叮叮叮叮……”九聲清脆的響聲中,冒著一點點耀眼的火花,最終,十八支箭同時墜地。

十八箭後,那張弓也出一聲脆響折為兩斷!

秦風身形一墜如飛花飄絮落回馬鞍縱馬而回。

滿場寂靜竟一時無人言語鴉雀無聲。

冷場了!

老半天,謝映登回過神來,道:“秦賢侄,讓我瞧瞧你的箭!”

“咦?”箭矢入手,為之一沉,謝映登驚訝一瞧,卻是一支鐵箭,一支通體是鐵的箭矢。

鐵箭,需要三石強弓方能射出百步距離,那麼,秦風手中的弓至少也是三石強弓。

謝映登暗自心驚,他學武走的不是剛猛路子,而是技巧型,他用的是一石弓,百步之內,百發百中。

可是像秦風這樣輕鬆駕馭三石強弓他做不做,當年,能夠用此強弓的也就是李玄霸、宇文成都、秦瓊、羅士信等寥寥幾人,今天他又見到了一個。

但李玄霸、宇文成都、秦瓊、羅士信等人,使用鐵箭的時候,都是直來直往、以勢取人,他們用鐵箭,更多是出於一種威懾。把鐵箭玩得如此精彩的秦風屬於第一人。

“再箭一支!”謝映登沒有點評什麼,直接下起了命令。

“好!”秦風找了一張弓,彎弓上弦,振臂而射!

一個五十步的箭靶頓時四分五裂。

謝映登一直盯著秦風的雙手,這一回,他發現了問題之所在,原來秦風在拉弦的時候手指扣著箭尾會隨著張弓的動作緩緩轉了三圈,將弓弦拉得繃緊,幾乎給他一種要斷裂的感覺。

謝映登心有所悟,注意力很快就落在了箭矢上,與尋常的箭矢不同,秦風的箭桿上刻著著一條從頭至尾的不深不淺的痕跡,想著那旋轉的動作,大聲叫道:“妙!妙,妙!妙,妙!”

謝映登面色潮紅,一口氣叫出五個妙字,高聲道:“普通箭矢的走向是彎曲的,還會受到風力、風向的影響,最終必殺的一箭容易偏移目標。鐵箭沉重,可用平行射法,受各種氣象的影響並不大,若是想要將鐵箭送出百步開外,必須三石強弓以上,而賢侄你有箭矢上做了手腳,利用箭矢的旋轉力,增加箭矢的射程,加強威力,讓只有五十步的直線射程擴大到了八十步,也就是說,當你用這種箭矢和這種技巧的時候,一石八弓就能射出三石強弓的效果。這是天才一樣的創舉,也是箭術史上的一個革新。”

秦風訕訕一笑,他也不算是什麼創舉,這一招的靈感來源於十七世紀的線膛步槍,那個時代隨著弓箭的淘汰火槍成為了作戰的主流武器,但因子彈太小太輕缺乏穿透力容易受到風力影響偏離目標等總總原因,存在著致命的缺陷。直到有人在槍膛裡挖上波浪形的線膛,賦予了子彈旋轉的能力,一舉解決了這些難題。放在21世紀,稍微對槍械有所研究的軍迷都知道這樣的原理,只不過現在沒有火器,所以,這種原理又不小心的成了首創。

謝映登忍不住心中的火熱,奪過秦風手中那張弓,將箭矢的刻痕卡著弓弦,效仿著秦風的方式:緩緩的旋轉……

重!

吃力!

這簡單的小變動竟然讓他有股張不開弓的感覺,手臂的壓力徒增一倍。

鬆開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