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 火前徵兆,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氣磅礴,心潮澎湃的歐陽詢寫出了超出以往的水平。
歐陽詢八體盡能,筆力險勁。
此刻,他筆法勁貫中鋒,筆致凝重,森森然若武庫矛戟,但鋒芒角出,劍拔弩張,大有磊落波磔意態。
待中華樓侍者展開的那一刻,深詣書法者目光牢牢釘住了那幅圖畫,再也移不開來。
虞世南寫的是《金縷衣》。
此詩含意單純,可以用“莫負好時光”一言以蔽之。這原是一種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讀者感到其情感雖單純卻強烈,能長久在人心中繚繞,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每句寓有微妙變化,重複而不單調,迴環而有緩急,形成優美的旋律,反覆詠歎強調愛惜時光,莫要錯過青春年華。
同時,在心思複雜的人看來,又有“勸人珍惜時間,所謂人生有如白駒過隙,一晃即逝,所以要及時行樂”的其他意思。
一詩藏兩意,雅俗共存。
虞世南文學造詣極高,自然明白箇中兩意。
虞世南性情內斂,使得書法一如其人,內含剛柔,筆致圓融沖和而有遒麗之氣。
故而,他寫此詩,有相得益彰之妙!
作為後輩的禇遂良不讓歐陽、虞。寫的楷書筆力雄贍,氣勢古淡。
時下,長安文壇尊崇三絕:秦風的詩,閻立本的畫,秦風的書法!秦風一人獨佔其二。
而現在,秦風沒有展示書法,但詩絕一名在中華樓發揮得淋漓盡致。
其詩、其對在三位書法宗師傾情書寫下,組成了不朽的傳世名作。
四大宗師聯袂打造三幅佳作的訊息一經散開,頓時,在長安城內引起了轟動!
預料到此景的鄭麗琬早有準備,在大家的見證下,幾位長安最為著名的匠師,待筆墨乾燥,當場表演了精湛的工藝。
而後,高成一聲令下,高高的掛在了中華樓妥當的位置上,並表示:此之三幅作品展示一個月後,將於此地拍賣,由高價者得;所獲錢財,轉交虎賁將軍秦風,分贈與戰場上犧牲的將士的家屬,以此盡國人之一份力量。
中華樓此舉此行、載譽無數。
不到一個上午,中華樓已是名滿長安。
深在宮中的李世民聞此訊息,亦為中華樓的舉動所震驚,之後,陷入了深深的感動與自豪:大唐上下一心,稱雄天下,非難事矣!
也因此事,李世民將中華樓記在心中。
……
大家在庭院中,久久不願離去。直到高成宣佈開席,大家才依依不捨的進了中華樓寬敞的大堂。
賓客們陸續進入中華樓大堂中。
進去之後賓客們無不瞠目結舌,整個大堂簡直可以用園林來概括。一進門就看到一座假山,假山上潺潺流水,在假山的圍圈是清澈見底的水池,看觀見水池中金紅的小黃魚歡快遊走。
繞過假山眼前豁然一亮,幾十章桌子整齊排列,均是紅漆圓桌。
潔白的牆壁上掛著各式各樣的字畫,規矩而排版整潔。
房頂也是經過秦風精心設計、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而出。
只見整個房頂用了現代化的吊頂技術,古代沒有燈具之類的東西,這個沒問題,秦風讓鄭麗琬收購各色水晶,打磨成類似現代燈具的東西,鑲嵌到房頂裡,也有一番風味。
房頂上,是一幅闊大的風景畫,畫的很簡單,就是在寬闊的天空下,結清草原上的情景,客人無論是目光斜撇或是抬頭觀望都會有一種,浩闊無比的感覺,每個客人的心情都被房頂上的畫卷,滋潤的心情昂逸。
看到這精心獨匠、華而不奢、美而不俗的佈局,即便是見多識廣的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亦是咋舌不已,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