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0章 黯然謝幕,壯哉大唐少年郎,碧海思雲,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求陛下赦玄冰之罪,諸事皆由罪臣起,罪臣唯一死以謝陛下、皇后隆恩爾,唯再無見我大唐光照四夷之時,憾矣悔矣。罪臣行此大逆不道之事,羞於見故人矣!

古人有云: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罪臣觀滿朝文武,唯侯某君集心胸狹隘、妒忌賢能、敵我分明,不可用也。臣與君集圖謀,乃誤冠軍將軍之功,無誤國之心,洩漏軍情,臣亦十分震驚,陛下萬歲,罪臣長孫無忌叩首以拜。”

沒有什麼過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而已!

“無忌!”

看完最後一個字,李世民心頭一顫,書信從手中飄落於地,久久,李世民默然無語!

看完這一封類似遺言的奏報,李世民原本對行刺之人滿腔的怒火和殺意,不知為何,在此刻已然蕩然無存!

有的,只是對長孫無忌無盡嘆息!

原本以為貞觀一朝能夠跳出歷朝歷代弒殺功臣的怪圈,追隨自己半生的文臣武將都能夠得以善終。只是沒有想到,長孫無忌、侯君集這兩大心腹重臣還是走上了另一條不歸路!

憾矣悔矣,短短四個字已經足夠道盡長孫無忌在寫這封信時候的複雜心理!

權勢,遮蔽了他原本那顆睿智的心!

想必此刻,長孫無忌已經死了。

想來以他的老謀深算,就算是死,也不會給自己留下難以解決的難題吧!

李世民緩步走出偏殿,看著已經逐漸火紅的東邊,怔怔的想到。不知不覺,兩行淚水從這位君王眼裡流了下來。

雖然長孫無忌沒有在這偏殿之中承認,但是他卻用另一種方法來成全了自己,成全了長孫家!也成全了李世民的大唐王朝。

此刻冷靜下來,李世民已經有點明白長孫無忌為何沒有承認,而是選擇自己了斷了!

在這偏殿之中,如果當時長孫無忌承認是他所為,李世民是該暴跳如雷、大罵一通、讓人將他給拖下去直接砍了好呢?還是放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審判他呢?

大唐唯一的一個正一細作盡皆抓回來,這些死士就地誅殺一個不留!同時命神話就著名冊,在天下各處搜捕天網中人,細作押回長安,至於死士則誅殺殆盡一個不留!”

此刻,天已經矇矇亮!

……

深宮大院之中,依然是那座偏殿。

一直等候在偏殿一隅的房玄齡、杜如晦、魏徵、李靖、秦瓊在李國宏走後不久,就被李世民召了過來。

大殿之上,李世民背對著燈光端坐著。長長的影子被燈火投射到大堂之上,面對著大殿之上的五位重臣,正對著李世民身後的巨大蜡燭,卻根本看不到李世民任何的一個神情亦或是眼神。

皇帝,似乎被籠罩在一團黑暗中。

“今日,這裡,只有朕和你們五人。長孫大人去了!”

這是李世民開口說的第一句話!

大殿之上,先是一片寂靜,隨即陡然傳出五聲驚呼!

無論是房玄齡、杜如晦、魏徵,亦或是李靖、秦瓊,任何一個人都是居於大唐高深之上的人物,怕是除了當日聽聞突厥殺到長安城外,今日是他們最為驚駭之事。

驚呼過後,大殿陡然陷入一片寂靜!

經過短暫的驚訝之後,五人都似乎明白了些什麼!長孫無忌是在請罪之後同李世民單獨交談過的,至於長孫無忌與李世民說了些什麼,什麼時候離去,身在偏殿一側小房內的他們五人根本不可能知道。

但是結合長孫無忌所說以李世民剛剛說的那句話,誰都明白,今夜刺殺之事定然更長孫無忌有關係了。

想明白這一點,驚駭過後的五人心中立時湧起無邊憤怒。長孫無忌這是想做什麼?刺殺皇帝他能有什麼好處?他是想覆滅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壯哉大唐少年郎

碧海思雲